3月31日,上海天数智芯半导体公司正式推出高性能云端7纳米芯片BI及产品卡,单芯每秒可进行147万亿次FP16计算。这是我国首款全自研、基于通用GPU架构的GPGPU云端高端训练芯片,实现了“从0到1”的历史性突破,填补了国内芯片行业的又一空白。

打破美企垄断!国产GPGPU冲刺458亿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GPGPU被称为通用并行图形处理器,目前广泛应用于高性能计算、行业AI应用、互联网及云数据中心等,主要应用场景有人工智能模型训练与推理及高性能计算。在天数智芯7纳米GPGPU芯片成功问世前,中国GPGPU领域90%以上的市场掌握在国际头部企业——英伟达、AMD手中。

而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推进,尤其是5G技术的发展,智能工厂、无人驾驶等应用市场正持续加大对GPGPU的需求。市场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GPGPU芯片的市场规模已达86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45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2%。可以说,GPGPU芯片的国产化已“势在必行”。

基于此,行业专家表示,天数智芯7纳米GPGPU芯片的落地,具有多重意义——一是打破了美企的垄断,中企成功站上了主流生态高性能GPGPU的赛道;二是为我国自主高端主流通用芯片的开发应用,打开了一条突破口;三是为国内算力密集行业的发展、人工智能的落地,提供了更多、更好、更安全的选择。

90家中企“组队”完成!芯片国产化再加速

事实上,除了GPGPU芯片领域上努力突破,我国在其他芯片领域上也致力于国产化,政府此前发布的相关文件还强调,到2025年,中国芯片自给化率要达到70%,作为参考,2019年这一数字为30%。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国已出台了多个重磅文件,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例如3月29日发布的关于“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进口税收”文件,明确提出对集成电路行业数种进口情况免征税收,大幅缓解相关企业的材料来源以及成本压力。

除了政策支持外,资本市场也对半导体产业十分看好。据市场不完全统计,在科创板236家上市公司中,有30家涉及集成电路产业,占比达13%,融资金额高达950亿元,占比达20%。

与此同时,工信部网站2月公布的消息,华为、中兴、海思半导体、紫光同芯微电子等90家国内企业已完成“组队”,将成立一个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析指出,这将使得芯片国产再加速。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半导体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前3季度,我国半导体市场规模达5905.8亿元,2021年有望突破万亿大关;庞大的市场规模使得中国越来越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