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27年,从普通的挡车工奋斗成为福建省技术能手、福建省金牌工人、福建省五一巾帼标兵、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福能南纺公司卫材厂党支部副书记、副厂长胡爱月的成功秘诀就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
1994年8月,胡爱月从纺织技校毕业后,成为众多纺织女工中的一员。初到公司,她就被分配到细纱车间做挡车工。看着老师傅们接头、落纱、换段等行云流水般操作,20岁的胡爱月暗下决心:“我也要成为她们那样优秀的挡车工。”
工作的辛苦让同一批入厂的伙伴纷纷离开,胡爱月也碰了不少“钉子”:同样的纺线,在她手里却不如在别人手里“听话”。“既然来了就要把这份工作做到最好。”胡爱月一头扎进操作技能训练中,业余时间手不离线,还主动找到教练员对自己的操作进行不间断模拟测定。不断精湛的技艺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也让她得到了车间主任和工段长的信任,将她作为操作种子选手进行培养。1996年,胡爱月首次参加全省棉纺行业细纱挡车操作比赛,便获得了全项省级操作能手的荣誉称号。
怀揣着成为一名优秀挡车工的初心,胡爱月没有止步,继续坚持苦练操作技能,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细纱专业理论知识,并把理论知识与生产操作技术相融合,推广了细纱工序左右手协调配合的“甩管接头”操作法,不仅提高了纱线质量,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与胡爱月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她性格腼腆、不善言谈,但她当起“师傅”传授技术时,却能滔滔不绝、毫不含糊,在新人及转岗员工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多年来,胡爱月已经带出了50多位徒弟,有的成了技术能手,有的成了骨干力量,如今在各自的岗位上贡献力量。
从普通的挡车工人,成长为车间生产骨干、教练员、工段长、生产调度,到如今的副厂长。靠着当初那股非要拿下细纺工作的认真,胡爱月不断和自己“较劲”,始终用最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无论是肩上越来越重的责任,还是面对传统行业转型的新挑战,胡爱月恪尽职守,也影响和带动身边的职工群众不断奋斗。
本报记者 蒋丰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