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从2001年福建龙岩武平县在全国首开林改先河至今,福建林改已经走过20个年头。20年来,福建持续推进林改,不仅充分调动了林农造林、护林的积极性,也有力促进了林业发展、林农增收,让“绿色群山”逐渐成为群众的“幸福靠山”。

清晨时分,三明永安市林农杨国松就来到自家的竹山清理杂草。“去年,靠着卖笋和毛竹,我们家的年收入超过了40万元。”望着眼前的这片竹山,杨国松感慨万分:林改前,由于山林产权归属不清,一度乱砍滥伐现象严重;林改后,家家户户把山当田耕、竹当菜种,对山林资源也更加爱护。

在永安,像杨国松这样的竹农不在少数。“去年,永安市竹业产值95.5亿元,农民人均竹山收入7000元。”永安市林业局竹业开发办主任曹碧凤介绍,永安市竹林资源丰富,全市竹林面积102万亩,人均竹林面积6.7亩。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竹产业,以5年的竹子替代了山上20年以上的木材,努力做到“以竹代木”,竹产业正在成为林农“不砍树也致富”的富民产业。

盛夏时节,走进武平县石寮阁林下养蜂基地,只见蜂箱上蜜蜂迎风飞舞,耳边不时传来嗡嗡声。“我们是林改的获益者。”养蜂基地负责人钟亮生介绍,林改前,树木几乎被砍光了,也没多少野花,缺少蜜源。林改后,大家护山、养山积极性高涨,山上树多了、花多了,蜜源丰富了、蜂蜜的产量也提高了。

“林改前,一箱蜂大概产八斤蜂蜜,现在可以产二十多斤。”为了让更多群众通过养蜂增收,钟亮生还牵头成立了梁野仙蜜养蜂专业合作社。如今,他的合作社已带动500多位林农加入养蜂行业,拥有规模蜜蜂养殖基地16个,蜂箱数达1.8万箱,去年蜂蜜产量135吨。

趁着雨歇间隙,三明市沙县林农魏发松和同伴一道穿梭在山林间,准备给林子里套种的牛奶根、穿山龙锄草。去年,看好林下经济发展前景的魏发松在林下种植了300多亩牛奶根、穿山龙。“我们种的多是沙县小吃炖罐用的中药材,价格稳定、销量大。林下种植不仅提高了土地综合利用率、增加产值,也大大减少了抚育投资成本。”

这是福建持续发展林下经济带动林农增收的缩影。福建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林改赋予农民更多的生产资料,通过采伐林木和发展竹业、林下经济等绿色富民产业,有力促进了福建山区经济发展和林农脱贫致富奔小康。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福建省56个集体林业重点县中,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万元,其中涉林收入占比达26.3%。(记者 张华迎 文/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