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建宁县大力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秋收时节,溪源乡溪源村正在进行烟后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收割。 陈震 摄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用好改革这一法宝。


(资料图)

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稳妥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完成农垦改革“两个三年”任务、加快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积极承担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任务、率先完成省市县三级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改革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坚持把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创新作为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抓手,制定一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一批重大改革举措,开展一批先行改革试点,形成一批农业农村改革福建经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金秋时节,永安市槐南镇南山村,150亩连片种植的烟后玉米迎来丰收。几年前,村民罗奕好返乡创业,牵头成立合作社,在村里流转了这片土地,推行“烟—玉米—菜”轮作,带动上百名村民就业。但一开始,村民并不理解。

“小田拼成大田,田埂没了,四至找不到了,以后土地还是不是我的了?”村民叶六妹道出了村民们的顾虑,“我也知道规模化才有效益,但心里没底啊。”

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打消了村民的后顾之忧。“一证在手,再也不担心地收不回来了,走遍天下心里都不犯嘀咕。”如今,叶六妹不仅能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还在合作社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

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基本的生计保障。过去,农村承包地存在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簿不健全等问题,许多农民心里不踏实,土地流转障碍重重。

下好农业农村改革先手棋,关键在于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2014年,福建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17年,福建被列为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整省推进试点省份;2018年底,福建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将1562万亩耕地全部确权到470.6万户农户,颁证率达98%。

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不仅让农民吃上了“定心丸”,更为现代农业规模化经营打下了基础。

近年来,福建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健全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推广使用土地流转合同示范文本,建立工商资本流转土地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和风险防范制度,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规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全省承包地经营权流转率35%。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农民又产生新的顾虑:改革开放以来,开展了两轮农村土地承包。眼下,第二轮土地承包即将到期,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会不会出现变数?

有恒产才有恒心。只有保持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农民和社会资本才可以放心投入。

又一颗“定心丸”来了。作为全国首批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县,三明市沙县区选择4个村先行开展试点。大多数村(组)采取直接延包的方式;针对少数人地矛盾特别突出的村(组),当地创造性提出“调利不调地”“机动地补差”等延包路径。目前,试点区1316户农户全部签订土地延包合同,全面完成试点任务。

让农村产权“活”起来

底清账明,“红本本”变“红票票”。

晋江市青阳街道阳光社区,地处繁华商业街区。在村改居之前,当地便利用土地资源盘活集体经济,拥有经营场所10多万平方米,村集体收入2000多万元。

集体收益谁有份?如何分配?

2017年,阳光社区率先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先后完成清产核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股份合作制改革等任务。当年,阳光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获颁福建省首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证明书。改革后,1981个成员每人配置10股原始股。每年,股份经济合作社从当年收益中计提公益金、公积金、福利费等费用,剩余收益实行按股分红。

“过去,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权责不明、保护不严、收益分配不顺等问题突出。”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2019年福建被列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省份,围绕清产核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股份合作制改革等改革任务,大胆改、深入试。

2020年,福建全面完成了整省试点任务。15362个村(居)全面完成清产核资,清查核实集体土地16091万亩、集体资产1795亿元,摸清了家底;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3014万名,集体产权归属更明了;股份合作制改革有序推进,成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15050个,其中村级组织14977个。

家底摸清了,权属明晰了,股份明确了,福建又积极拓展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继承、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等权能,在确权、赋权、活权的闭环中,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活力,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晋江市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础上,率先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质押融资业务。村民拿着“红本本”,便能向当地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用于生产经营。

三明市“一票”激活沉睡的宅基地。引导村民自愿退出宅基地,兑换相应价值的地票。地票具有交易、变现、融资等功能,村民既可“以票换钱”,也可“以票换地”“以票换房”。

在宁德市,承包地经营权、古厝、茶园、水产养殖设施……一系列生产要素,都可在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平台线上流转,并通过抵押贷款等方式获得金融支持。为破解农村生产要素评估难、变现难、流转难等问题,搭建全省首个生产要素流转融资平台,将农村生产要素整合成4大类23个品类,为农民提供农村生产要素确权登记、价值评估、抵押融资、流转处置全流程服务。

让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

秋收大忙,宁化县石壁镇邓坊村种粮户徐志芳却乐得清闲。原来,早在今年春耕前,他就与县里的“田保姆”签订了托管协议,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

老徐口中的“田保姆”,正是县里的富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现有农机具120台套,能提供耕种防收烘等全流程托管服务。

“通过全程托管,水稻种植户每亩可节约成本160元。以插秧为例,人工一天最多一亩多,人工费少说160元;高速插秧机一天能作业50亩。”合作社负责人伍炳民说,得益于社会化服务规模化与机械化优势,成本低了,效率高了。在宁化,这样的“田保姆”有90多家,全县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率高达86%。

农业社会化服务,让徐志芳这样的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

“我们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动广大小农户走上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通过深化改革,福建不断健全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加速成长壮大: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和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促进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全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到17万家,培育县级以上示范社5896家,示范家庭农场5404家。全省现有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43个,其中国家级77个、省级974个,培育农业产业化省级示范联合体80家,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机制不断完善,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直接带动省内外农户总数370.5万户。

以生产托管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则通过“将专业事交给专业人办”,有效破解农村普遍存在的“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等难题。

自2017年实施中央财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以来,福建立足特殊省情农情,选取“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不划算”的关键薄弱环节集中进行补助,有力引导小农户广泛接受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在优先做好水稻生产托管的同时,率先探索针对茶叶、水果、蔬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生产的托管服务。

在“中国食用菌之都”古田县,福建天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菇农提供菌包培育托管服务。与传统散户菌包生产模式相比,感染率控制在0.1%以内,远低于农户自行养菌的平均感染率8%。农户采用优质菌种后,生产周期从60~90天缩短到45~50天,每年可以多出1~2次菇、增收5万到10万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