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市在建高端装备制造业项目46个,总投资额194.53亿元。省重点项目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30个、优势特色产业项目15个
10月24日,在秦皇岛瀚丰长白结晶器有限责任公司结晶器铜管生产线,随着一台台机械设备的运转,一根根双层金属构成的铜管被生产出来。
“目前行业内普遍使用电镀铬或者电镀镍之后再镀一层铬的多层镀作为内腔镀层,而我们使用镍钴硼三元合金镀层代替铬镀层,增加了结晶器铜管的耐磨损性。”公司表面处理车间技术主管李鹏说,结晶器铜管是连续铸钢最重要的核心部件,公司通过不断创新,生产出来的结晶器铜管及冶金设备在国内同行业保持领先,且年产能始终位居国内前列。
今年以来,秦皇岛市将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以创新为动力,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目前,该市在建高端装备制造业项目46个,总投资额194.53亿元。省重点项目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30个、优势特色产业项目15个。
截至9月底,秦皇岛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159家,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34.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8.47亿元,同比增长12.8%;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的33.3%,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4%;利润总额42.77亿元,同比增长8.4%。
提升创新能力,实现高端化发展
近日,在秦皇岛秦冶重工有限公司(简称秦冶重工)的整装车间内,第四代智慧型高炉无料钟炉顶关键设备的测试进入尾声。
“第四代智慧型炉顶装料设备包含50多项核心专利技术,可以使钢铁冶炼更加低碳化。同时,这套设备增加了30多处关键点的智能化监控,如果遇到突发状况,设备可以提前预警。”秦冶重工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袁军说,高炉炉顶装料技术一直被国外公司垄断,一套设备要1亿多元人民币。秦冶重工研发生产出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炉无料钟炉顶装料设备,使同类产品的价格降到2000多万元人民币,为国内钢铁行业节省了大笔资金。
经过72小时的连续测试后,秦冶重工第四代智慧型高炉无料钟炉顶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优秀标准。
“公司多年来就是靠着科技创新,才解决了一个个‘卡脖子’的痛点,助力冶金行业低碳化、高效化发展。”秦冶重工常务副总经理温玉波说。
今年以来,秦皇岛市持续助力企业创新能力提高,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支持相关企业围绕成果转化应用建设中试车间。对企业每年新增的研发投入,给予10%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优惠”补助,最高不超1000万元。
同时,支持企业对标行业高端和龙头企业,找准薄弱环节和发展短板,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引进消化吸收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采取后补助方式,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有效设备投资总额的1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800万元。
此外,支持企业设立首席设计师,建立相对独立的工业设计中心。鼓励企业加大设计创新投入和资源整合力度,推进设计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对新达到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示范企业)标准的,奖励100万元;达到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标准的,再奖励100万元。
搭建创新平台,推动智能化发展
在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一个个车轮经过铸造、热处理、机加、涂装等一系列工序,缓缓“走”下生产线,不过它们的型号和款式却不尽相同。公司铝车轮六号工厂成本人事科科长康泰介绍,六号工厂的涂装生产区采用了全球独有的岛式结构,通过这一智能化生产工艺,可以在同一时间段对32种不同油漆的产品进行喷涂,大大增强了生产线的加工能力,提升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中信戴卡的创新中心内,有一面做成汽车形状的专利墙,上面布满了各种专利证书,而这仅仅是中信戴卡研发的近7000项专利中的一部分。为了永远站在行业顶端,公司成立了工程技术研究总院,网罗全球高端技术人才,从产品创新、工艺突破等多个维度提升产品附加值,为客户提供富有竞争力的个性化产品。
通过创新驱动,中信戴卡目前全面实现智能化生产,研发了包括插件车轮、百变车轮等在内的多种创新车轮产品,最大程度满足了各大汽车厂商的需求。2021年,公司的六号工厂被世界经济论坛评选为“灯塔工厂”。
今年以来,秦皇岛市积极为企业搭建智能制造创新平台,建设生产过程数据集成和跨平台、跨领域智能制造平台。推动标识解析节点建设和应用,加快企业级、行业级、区域级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对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试点示范项目,采取后补助方式,按照项目实际总投资额的1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不超过100万元。
同时,该市还积极培育制造业“灯塔工厂”。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对进入全球制造业领域“灯塔工厂”的名单企业每家给予1000万元奖励。打造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推广应用价值的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对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和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每家给予100万元奖励。
提高企业能效,推动绿色化发展
近日,在哈电集团(秦皇岛)重型装备有限公司(简称哈电重装)生产制造部车间内,焊工们正在对“华龙一号”蒸汽发生器的下封头进行大面积堆焊。下封头形似一个实心大铁盆,直径四五米,在下封头外圈,缠绕着数圈粗粗的白色电线。
“这就是我们自己发明的电磁感应加热工艺。”哈电重装生产制造部副经理李金汉说,类似产品焊接前需要加热,通常采用天然气加热与电磁感应加热两种方式,电磁感应加热比天然气加热工作效率提高了80%以上。此外,和传统电加热不同,哈电重装的电磁感应加热是温度可控的,较传统天然气能源节省达80%以上。
哈电重装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立完善了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不断增加科研经费投入,鼓励员工申请、参与科研项目,并将科研成果全部应用到一线生产,解决实际问题,减少能源消耗。
今年以来,秦皇岛市加快推进绿色制造。推进能效“领跑者”和绿色工厂、绿色车间建设,推广先进节能低碳、工业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碳捕集、碳封存等工艺技术装备应用。采取后补助方式,对工业绿色发展示范项目按照设备投资额的10%予以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同时,秦皇岛市强化要素保障,提升企业发展活力,让企业有更多财力、人力发展绿色制造。该市规定,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纳入重点保障的项目用地需求。鼓励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方式供应工业项目用地。加强高等院校机械设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在校本科生实习实训工作。加大在岗技能提升培训、企业院校合作培训和重要岗位定向培训支持力度。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对省级重点支持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中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等企业贴息标准上浮10%。(孙也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