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荠麦青青

6月29日晚,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如期举行。毫不夸张地说,这应该是今年阵容最豪华的盛典了。

当74岁的徐小凤一出场,全场都沸腾了。


(资料图)

●徐小凤一出场,成龙都秒变迷弟 图片来源:香港电影吧

1989年的春晚上,徐小凤以一首《明月千里寄相思》和《心恋》惊艳九州。

仿佛天鹅绒一般华贵的声线,醇厚深情、珠圆玉润,如水银泄地,似朗月高悬,听后仿佛令人误入桃花源,沉醉不已。

但那年的大陆春晚,徐小凤并未亲临现场:“我正在香港举办演唱会,等到我办完演唱会,春晚也结束了。所以我们就想出一个办法,录影,再把录像带拿过来。”

她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没到现场的春晚演员。

央视春晚只为她一人如此破例,足以说明徐小凤的分量。

但对于这位殿堂级的歌手来说,她值得这样的“破例”。

看一组关于她的几个演艺纪录,就能管中窥豹,知道一代传奇背后的答案。

1、早在1984年,香港十大劲歌金曲举办颁奖典礼时,其他歌手还在争夺十大劲歌奖,她就已经问鼎代表最高成就的“劲歌金曲荣誉大奖”了。

2、1992年,在容纳12500名观众的香港红磡体育馆连开43场演唱会,这样的记录至今没有人能打破。

3、2014年,65岁的她在香港连开8场演唱会,两任香港特首前去捧场,足见她的影响力有多大。

半个世纪的江山代谢,风流云散,她仍是香港歌坛华盖蓊郁的“常青树”。

1949年,徐小凤出生于湖北武汉,两岁时随父母移居香港。

这座国际化的大都市让少时的她见识了繁华阜盛,也体会到了居大不易的生之艰难。

身为家中长女,因为家境贫寒,徐小凤读到中学二年级即辍学,帮助父母打理食品生意,同时还要照顾五个弟弟妹妹。

但她一直喜欢唱歌,唯有在歌声中,才能让她从现实的羁绊中暂得脱身,宛如云雀在空中翩跹。

因此,成为歌手,对她来说,一直是她的一个梦。

1965年,16岁的徐小凤在同学的怂恿下,偷偷和她们报名参加了一个叫做“香港之莺”的唱歌比赛。

结果,两位同学落选,徐小凤却凭借白光的《恋之火》脱颖而出,勇夺冠军。

她永远不会忘记那一个流光溢彩的夜晚,生平第一次站在偌大的舞台上,刚开口唱第一句,全场都立时安静下来。

当她尾音刚落,顿时掌声四起,几乎把她的致谢之声都淹没了。

初试莺啼,便技惊四座,徐小凤被当时的媒体誉为“香港之莺”。

但由于保守的父母一直认为歌手须抛头露面,因此强烈反对她从事演艺事业。

当她终于说服父母允许她唱歌,已经是三年后。

由于错失了发展的最佳时机和舞台,她的身影开始出现在旺角的花都,尖沙咀的首都、海城等夜总会。

为让自己看上去成熟一点,徐小凤从18岁就开始盘头。同时为了多挣一点钱贴补家用,她曾创下从14点到第二天凌晨4点跑13个场子的纪录。

最初,她低回沉郁的声线并不被看好,很多家夜总会都不愿意请她,渐渐地,她富于磁性、独具魅力的歌声开始被更多人赏识。每天在夜总会,都会有一班忠实的粉丝为其捧场。

1968年底,徐小凤远赴吉隆坡,首次灌录她的个人唱片,从此正式踏入歌坛。

1978年,徐小凤以一首由顾嘉辉作曲、黄霑作词的《大亨》赢得满堂彩,周星驰电影里面经常说的台词“何必呢,何必呢”就是来自这首歌。

同年,徐小凤签约新力唱片后的第一张专辑便夺得了白金销量,她的首张粤语唱片《风雨同路》风靡全国。

她演唱的国语歌《卖汤圆》更是以欢快的曲调唱到街闻巷知。

1983年,徐小凤在伊丽莎白体育馆举办第一次演唱会,一连四场,场场爆满。

她在演唱会上唱的《勇敢的中国人》更是激发了嘉宾和听众对于回归祖国的渴望。

1984年的香港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群星闪烁,当众多实力选手在为“十大劲歌奖”掀起漫天的风沙时,徐小凤已众望所归,获得了最高荣誉大奖,成为该奖项第一位获奖者。

●徐小凤(右)与梅艳芳

4年后,在金奖唱片颁奖典礼上,她和梅艳芳、陈百强各获3张白金唱片,看似平分秋色,但在梅艳芳的眼里,徐小凤是自己高山仰止的偶像。

1990年,徐小凤获得香港乐坛最高荣誉大奖“金针奖”,是该奖项第一位获奖女歌手。

●1989年在第12届十大中文金曲奖颁奖礼上获得金针奖

从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早期,她先后灌录过数十张白金唱片,曾经在1年内出版7张唱片,所灌录歌曲的长度,足够供应电台连续播放3日3夜。

徐小凤以《风雨同路》《顺流逆流》《风的季节》《南屏晚钟》《花好月圆》等一首首经典佳作独步香港流行歌坛,也成为粤语流行音乐的代表人物。

当时,徐小凤与邓丽君齐名,双姝并耀,被称为“台湾有邓丽君,香港有徐小凤”。

●1992年,担任亚洲小姐竞选决赛的表演嘉宾,和邓丽君同台演唱歌曲《戏凤》,右为徐小凤

徐小凤的歌曲既不乏流行时尚元素,又深具传统文化的蕴藉之美,因此她的歌迷遍布各个阶层,老少咸宜,雅俗共赏。

有人说,徐小凤就是一本完整的香港流行音乐史。

可是,1995年,在举办了15场演唱会后,徐小凤却在歌坛销声匿迹了,对此,她的解释是:“我没有想过退休,只是我太懒,休息了一长段时间。”

那段时间,她洗净铅华,从一个巨星的身份转换为一个寻常的普通人,和三五好友不时小聚,打打麻将,喝喝茶,去充分感受奔波了近30年,未能充分体会到的人间烟火。

2002年,罗文病危的消息传来,她黯然神伤,作为差不多同一期的歌者,他们共同见证了香港歌坛一个时代的璀璨,也目睹了它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衰落。

临近午夜,噩耗传来。她做了一个自己至今都没想明白的动作——打开冰箱门拧开花生酱瓶盖,狠狠地吃了一大口。

“我后来在想,也许那是为了告诉自己,人生在世,不要让自己那么辛苦了,及时享受吧。”

●张国荣与徐小凤

罗文、张国荣、梅艳芳……随着香港歌坛巨星的相继陨落,那段时间,徐小凤很少再出现在公众场合。

“有段时间,我确实因为他们的离开而唱不出,当时根本不肯相信,包括邓丽君的离开,到现在我都不肯相信。但现在想清楚了,他们没有唱完的,我就继续替他们唱下去。”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但一个时代的根脉、情怀不能断,只要还能唱,她便愿意一直做那束不肯熄灭的光。

2005年6月下旬,在香港青山道一间不足30尺的旧鞋翻新小店里,一双5寸的高跟鞋被修补一新,一位女士付了30港币。

修鞋师傅怎么也想不到,一个月后,这双高跟鞋将在红磡体育馆的舞台上,熠熠闪亮。

它再度款款走来,与12000名香港市民重逢,而它的主人就是徐小凤。

当阔别歌坛十余载的小凤姐身着一袭曳地的长裙,重新踏上香港红馆的舞台,当山呼海啸的掌声此起彼伏,当大家齐声呼唤着她的名字的时候,她泪光盈睫,频频鞠躬致谢。

尤其是唱到那首经典老歌《顺流逆流》时,一向台风稳健的徐小凤泪流满面:

不知道在那天边可会有尽头

只知道逝去光阴不会再回头

每一串泪水伴每一个梦想

不知不觉全溜走......

这首歌可以说正是徐小凤人生的写照,太多人都看到了她的顺境和华彩,却少有人知悉她的逆境和悲哀,彼时抱病演出的她,已经56岁,对于生命的感悟来得格外深刻。

她重出“江湖”,宝刀未老,一把历经沧桑的嗓音仍有醉人的雍容,动人的醇美。

那年,她的演唱会场数一加再加;报纸杂志为她制作的回顾特辑被一售而空。

10年的时间,并没有冲淡歌迷那些音籁盈耳的记忆,小凤姐,依然是歌迷的最爱。

她也希望自己永远站在舞台上,只要歌迷在,她就舍不得离开。

以女中音唱腔闻名的徐小凤自1965年出道以来,以白光的《恋之火》迈入了歌坛,尽管最初有人以“小白光”誉之,但她一直在努力去掉这个标签,因为她深知,任何卓越都是独树一帜的。

所以,徐小凤一直在歌技上“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断地在音乐中寻找并创造属于自己风格的声音。

她说过,“我用歌唱来代替我的语言,所以,我严格地选每一首歌,我用心地唱每一首歌。

争取歌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像储蓄一样,今天储一个,明天储一个。到你不断地努力了相当的时日,你才会发觉它是一个相当大的数目。”

●2014年徐小凤在红磡体育馆里举办演唱会

她得天独厚,又敬事勤业,一把华美馥郁、圆转自如的嗓音倾倒了无数听众,征服了整个华语乐坛。迄今为止,她的歌迷早已横跨老、中、青三代,广布两岸三地以及华人聚居区。

她的歌声不浮夸讨巧,亦不以高亢激越展抱抒怀,在曲径通幽的娓娓道来中,在古意盎然的典雅端庄里,尽诉衷肠,以慰人心。

晏几道在《鹧鸪天》中写道:“云随绿水歌声转,雪绕红绡舞袖垂。”

天籁之音就是有着如此之大的魅力:意随清歌去,一醉在侬乡。

想当年,不要说名噪一时的四大天王对她顶礼膜拜,就连张国荣、梅艳芳也要尊称她一声“小凤姐”。

1982年,梅艳芳在香港新秀比赛上翻唱了一曲徐小凤的《风的季节》,获得了冠军;

刘德华和周润发都曾在香港红磡体育馆给徐小凤下跪以示崇拜。

●2014年徐小凤在红磡体育馆里举办演唱会,刘德华作为邀请嘉宾

刘德华甚至表示过,如果可以的话,他愿意养徐小凤一辈子。

在歌坛上,演唱会的命名向来是制作团队和主办方都很头疼的问题,但徐小凤的演唱会主题根本不用主办方苦思冥想。

自1987年其演唱会以“金光灿烂”命名后,“金光灿烂”就代表了徐小凤,因为这四个字已与她水乳交融。

纵横华语乐坛半个世纪的徐小凤,早已成为香港演艺界的传奇,她至今仍是香港红馆个人演唱会总场次最多的女歌手。

她的事业辉煌无比,但在感情上,却“乏善可陈”。

据说徐小凤曾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其后交往过一个叫廖辉的男子,尽管两人并非旗鼓相当的天作之合,但好在相识多年,浓情蜜意未转淡,只是准备结婚时,廖辉希望徐小凤可以和自己一起去美国定居,并要求徐小凤把国籍改了,徐小凤没答应,这样,一段金玉良缘便如风而逝。

“一首好歌,可以把它固定在录音带上、唱片上,永远不变,但一个人、一份情,又岂能如此简单,永恒不变?”

他有他的索求,她有她的底线。她不能为了婚姻把自己身为中国人的国籍放弃了,他也最终没有为了她,牺牲自己的远大前程。

时至今日,徐小凤仍孑然一身。

但她不觉得这是让人怜悯和同情的理由,任何一种人生状态,它唯有成为你的心灵之选,才值得一过。

就像刘瑜在《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中所写的那样:人生若有知己相伴固然妙不可言,但那可遇不可求,真的,也许既不可遇又不可求,可求的只有你自己,你要俯下身去,朝着幽暗深处的自己伸出手去。

良人若不可得,那么,最要紧的是自救,自赎,自爱。

如果一个人也可以自成天地,餍足怡然,为什么要在不快乐的关系中去作茧自缚呢?

她在演唱会上曾和观众开玩笑说,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不比谁年轻,而是比境界了。

这个境界,不止是爱的境界,艺术的境界,更有人生的境界。

艺海浮沉,名利场上游走,她有太多的机会去投身商业,或者在其他领域“长袖善舞”了,但她谨记自己是一名歌手,“不畏浮云遮望眼”,一唱就是五十年,纵贯黑胶、磁带时代,一直唱到CD、Internet时代,变的是时代的轨迹,和聆听的途径,不变的是,徐小凤始终以一颗热诚朴质的心,唱给万丈红尘,唱给天下有情人。

这个世上,有多少年轻时曾光华鼎盛的女子,最终沦入不可测的深渊,抑或以凄凉收束余生,只留下一声长叹。

她呢?自出道之日起,便在自己的心中,悄然划下了一条线,楚河汉界,泾渭分明,不可逾越,对事业的态度,对姻缘的态度,对人际的态度,更有对人生的态度,清醒而自持,勤力而不苟且,这避免了多少旁逸斜出,避免了多少无谓的情海纠葛,人生羁绊。

上天有好生之德,但你知道的,命运之舵,最终还得由我们自己去把握。

就像树深千尺,须根扎大地。然后,你才能枝繁叶茂,岁岁年年,开出红硕的花朵。

但命运四季,各有其盛,夏花之绚烂,秋叶之静美,都是人生宜时之景。

隐隐迢迢凉意浓,耳畔仿佛又传来伊人的歌声:不管明天,到明天要相送,恋着今宵,把今宵多珍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