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2月,在朝鲜长津湖,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7军连队机枪手向美军阵地射击。新华社发(张崇岫 摄)


(资料图)

5名志愿军战士匍匐在雪地上,左边的机枪手半跪着,双手架着机枪朝远处射击,射出的子弹在夜空划出一道亮光,远处一顶帐篷被击中点燃……

“这张照片拍摄于1950年12月,中美双方在长津湖激战的第九个夜晚,我当时判断应该只能拍到近景,没想到在洗片子时,发现远处美军帐篷被击中燃烧的画面,也呈现出来了。”在展厅内一幅黑白照片前,张崇岫双手拄着拐杖,佝偻着背,对73年前那场战役记忆犹新。

日前,第十四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办,94岁的战地记者张崇岫获得“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摄影)”,他的部分摄影作品同步展出,深深震撼了观众。

94岁的战地记者张崇岫(右)在第十四届中国摄影艺术节上获得“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摄影)”。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张崇岫1929年10月出生于安徽省巢县,1942年秋参加新四军,曾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48年,经摄影技能培训后开启了摄影生涯。1950年冬,张崇岫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曾亲历长津湖战役、上甘岭战役等。

张崇岫冒着枪林弹雨,跟随战士们冲在战斗最前线,拍摄了千余张战地照片。

“搞摄影,胆子要大,我的胆子就很大,哪里响枪,我就往哪凑。”张崇岫告诉记者,“拍摄时,你能听到枪响声、爆炸声,听到战士们冲锋时的喘息和急促的喊叫,闻到浓重的硝烟味,摄影师靠得近,扎到前线,才能抓住历史瞬间。”

在一次反攻中,张崇岫随着部队从半山腰往下冲击,“子弹嗖嗖地打过去,我在阵地上拍照,大概是镜头反了光,美军的重机枪追着我们的方位扫射,作为一个战士,作为一个摄影人,我并不怕”。

入伍时,张崇岫只想冲锋陷阵,并不愿做摄影记者。“后来我发现,战场上端相机,就好比端枪一样。”他说。

说起73年前的长津湖战役,张崇岫眼角湿润:“当时,有一个连的战士埋伏在敌军行进途中,但敌人经过时,却没有进行阻击,后来发现战士们保持着埋伏姿势,枪口向外,因为伏在地上太久,身体和地冻在了一起,动弹不得直到牺牲。”

1950年12月,长津湖战役胜利后,张崇岫希望能拍到一张表达胜利和希望的照片。

“那天,我一个人徒步20多公里,走了8个小时,来到朝鲜咸兴港海边。”当时,驻扎在当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两军还不知军情。“我告诉他们,我们胜利了,双方军队开始激动地欢呼和拥抱。”张崇岫按下快门,定格了伟大的时刻,这张照片随后用在1952年发行的一套邮票上,用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二周年。

参观者在第十四届中国摄影艺术节上观看张崇岫摄影作品。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我老了,但是图片不老,图片里的故事不老。”张崇岫告诉记者。

他不仅记录了珍贵的战争画面,也定格了中朝人民的友谊。本届摄影艺术节展出的照片中还能看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与驻地的朝鲜儿童一起做游戏的欢乐时刻,朝鲜小朋友冲着镜头露出天真可爱笑脸的画面。

“除了战场画面,志愿军在野地里缝补军鞋,我拍;志愿军从雪坡上溜下来,哈哈大笑,我拍;朝鲜妇女高兴地为志愿军打水,我也拍下来。这些平常的瞬间,会穿越历史烟云,让我们看到和平和友谊的美好。”张崇岫对记者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