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12月24日电 题:山东商河:返乡创业“新农人”担当乡村产业振兴主力军


(相关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王志

数九寒冬,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玉皇庙镇李家河沟村的连片蔬菜大棚内,却是绿意盎然。36岁的张继全早晨不到五点钟就起床,忙着采摘自家大棚里成熟的菜椒,准备销往河北保定。

“我种的是抗病、高产新品种,每棵菜椒整个采摘期平均能结15斤。现在菜椒每斤批发价2元,春节前后能卖到6元一斤,一个大棚一年能净赚8万元。”张继全笑着说。

李家河沟村“80后”返乡创业青年张继全采摘自家大棚里的成熟菜椒。(受访者供图)

作为全村第一个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张继全此前在外地做服装销售,每年收入4万多元。2012年,他返乡投资13万元建起一个高标准大棚,当年就回了本。如今,他共种植了9个蔬菜和水果大棚,一年纯收入50多万元。

李家河沟村是个只有120户人家的小村子,过去单纯种植小麦和玉米,村民人均年收入不到5000元,村集体也是“空壳”。从2009年起,村党支部带领村民瞄准“一村一品”,大力发展蔬菜大棚产业。

“依托山东省农科院的专家资源,村里积极引进高产优质菜椒品种;成立党支部领办的专业合作社,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培训等服务;建立蔬菜批发市场,拓宽销路解决销售问题。”村党支部书记张延安说。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近年来,聚焦返乡青年人才“急难愁盼”,商河县先后出台“雁归商河15条”等人才政策,从土地、技术、培训等方面提供贴心服务。

“镇村每年都会组织多次免费技术培训,从建棚到种植全程‘手把手’指导,还帮助我们流转土地、协调贷款。”今年35岁的张宗峰五年前还在外地当司机,每月工资不到3000元。回乡几年后,他建起4个菜椒大棚,去年纯收入30多万元。

返乡青年张宗峰(前一)在蔬菜大棚里劳作。(受访者供图)

“过去,年轻人都向往进城务工、进城定居。”张延安说,这几年随着对种大棚致富的认可度越来越高,目前村里已有70多名在外的年轻人返乡当起“新农人”,占到全村大棚种植户的一半,成为产业振兴主力军。这些年轻人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还引进应用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农业技术,引导村里蔬菜种植走上科技化、标准化的新路子。

从一个普通农业种植村,到如今年产值2000多万元的富裕村。目前,李家河沟村蔬菜大棚发展到200多个,村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超过4万元,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