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来到,博物馆、美术馆成为众多参观者的心仪之地。在倡导观众文明观展的同时,如何规范博物馆内的讲解秩序?

近日,有观众发现四川博物院讲解员用激光笔照射古代绘画,经提醒后仍不以为然。澎湃新闻获悉,四川博物院昨晚已进行回应,表示将引以为戒,严格规范使用讲解辅助设备,做好员工培训和实操监督。相关文博学者接受澎湃艺术采访时表示,在规范讲解行为、优化讲解方式的同时,国民的审美素质也须得到加强。

一位微博网友指出讲解员导览时用激光笔照射文物,四川博物院很快予以回应。


(资料图片)

近日,一位文博观众在参观四川博物院时,见到馆内讲解员使用激光笔照射古代绘画展品,经劝说后,讲解员并未停止。这位观众通过微博平台叙述了自己的经历,引起网友热议。此事发酵三天后,7月9日晚,四川博物院通过微博回复该观众,表示“深感抱歉,将引以为戒,举一反三,严格规范使用讲解辅助设备,做好员工培训和实操监督。”

四川博物馆回应表示“严格规范使用讲解辅助设备,做好员工培训和实操监督。”

据这位观众描述,7月7日,其在参观时,遇到博物馆讲解员用激光笔照射并讲解中国美术馆出借的一幅明代陈洪绶画作,而展柜的玻璃上贴着禁止用闪光灯的提示。当被问及能否使用激光笔照射文物后,讲解员先表示“我们不会长时间照”“没事”“之后我们注意”,但在转身后,继续对故宫藏花鸟册使用激光笔,讲解作品局部。博物馆保安则表示讲解员是“馆里的人,我为什么要阻止”。

这位观众在参观川博后选择微博发声,表示能够理解“有时候保护和普及是矛盾的,需要寻找平衡,但是这次的事退一万步说也是无必要的破坏”,看到的不是博物馆积极平衡需求、解决矛盾,却看到了“无知和懒”。

这位观众参观的,是四川博物院暑期档展览之一,“盛世莲开——中国文化中的莲荷意象特展”。展览集合了全国44家文博单位的218件莲荷精品文物,展现古代文人墨客对莲荷的喜爱。

展品之一是中国美术馆藏品,明代陈洪绶 《爱莲图轴》。画面中,仅有人物三人。

《爱莲图轴》应是明亡以后陈洪绶作于杭州。画面背景空素,绘三位高士围坐听琴。画中石桌一具,置陈文房四宝及铜瓶荷花;右边一高士横琴膝上,端坐轻抚;左侧背对着观者的一高士身形微俯,弹奏阮咸;对面一高士斜倚石桌,支颐扬首,凝视荷花,仿佛听琴而遐思。人物衣纹圆劲,头身比例变形,石桌陈设诸物则表现出奇特的透视效果。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用激光笔照射文物并非孤例。今年5月,有游客参观山西云冈石窟时,看到有导游用激光笔照射壁画和雕刻。去年,一位观众在西安博物馆内看到带团导游拿激光照射文物,一旁有博物馆的保安和讲解员,却均未阻止。

7月9日,四川博物院通过微博回应了这位批评的观众。川博表示:

收到您的反馈意见后,我们立即和相关部门进行了核实。经了解,我院讲解员的确存在使用低功率激光笔引导观众观察文物细节的不当行为。为此,我们深感抱歉,将引以为戒,举一反三,严格规范使用讲解辅助设备,做好员工培训和实操监督,文保等部门也将定期检测文物状态,确保文物安全。

正如您所说,“有时候保护与普及是矛盾的。”我们需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优化管理,在保护与普及之间寻找合适的方式。同时,学无止境,我们将强化培训,督促员工不断学习成长,锻炼服务本领。

真诚地感谢您向我们提出宝贵意见!欢迎您再次到四川博物院参观,继续关心、支持、监督我们的工作,共同守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

7月10日上午,澎湃新闻就此致电四川博物院。周一为博物馆例行的闭馆日,因此截至发稿,尚未取得联系。

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今天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如果不能用闪光灯拍照的话,用激光笔去点射显然也是不合适的。毫无疑问,这种用激光笔的导览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他观众的观看。因为讲解员解说时,还有其他观众。使用激光笔,会对其他观众构成视觉干扰。博物馆讲解员还是更多依靠语言来叙述,针对某个局部,也可以用手指引导观众视线。”

对于国内博物馆讲解,陈履生认为,目前阶段,公民的审美教育还有欠缺,一些观众对历史、文物艺术缺少基本的了解,“几乎像一张白纸,进入了博物馆。”“在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有少许针对团队的深度讲解。但我们现在的讲解,却成为一种普遍需求,举凡团队参观都希望配备讲解。”同时,国内不少博物馆讲解声量大、分布范围广,也都是一种干扰。

记者留意到,日前,中国国家博物馆发布公告,规定7月16日起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公告称,讲解人员须服从现场工作人员管理,遵守国家博物馆相关规定,严禁大声喧哗、长时间停留在文物观赏有利位置、倚靠展柜、现场揽客等影响观众正常参观秩序的行为。有观点认为,这主要针对的是一些暑期研学团及相关主播。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