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雪莲


(资料图片)

649处房屋需要搬迁的王家村,原本的拆迁签约时间为6月17日至26日共10天时间,但到6月20日,仅4天时间就完成百分百的签约。

作为石老人前海一线唯一尚未改造的城中村,王家村周围高档楼盘林立,居民们对拆迁的期待值相当高。据悉,4月底工作组首次入户时,居民同意签约、持观望态度、不同意签约分别占三分之一。

从4月底的拆迁阻力重重,到6月的仅用4天时间完成全部签约,王家村这块成中村改造最难硬骨头,是如何被啃下来的?

签约最后一天,签约处静悄悄。

4天时间百分百签约

6月26日上午,崂山区金家岭街道王家村社区。村子里很安静,很少能看到人,偶尔一辆车从身边经过。村里的房子看上去都很完整,但凑近了再看,却无人居住。有些门头齐全的小超市,推门进去,却发现里面已经搬空了。

一栋二层小楼上晾晒着的床单、衣服,还保留着一丝居民生活的痕迹。

晾晒的衣服还保留着一丝居民生活的痕迹。

在村里溜达了一圈儿,最气派的建筑,就是村庄改造签约大篷了。为签约临时搭建的大篷,崭新、宽敞,红色的地毯从篷内一直铺到篷外,透着喜气。大篷旁边,还有一排简易公厕。

按照王家村社区的安排,26日为拆迁签约的最后一天。不过,偌大的签约现场,冷冷清清,不见一个居民的身影。只有工作人员还在坚守最后的岗位。

在现场的金家岭街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近几天,都已经很少见到居民了,偶尔会来一两个居民,咨询一点儿事情,居民们整体签约6月20日就结束了。

王家村的老居民。(崂山区城市更新推进中心供图)

记者从崂山区城市更新推进中心获悉,作为中大型社区,王家村计划的拆迁签约时间为6月17日至26日共10天时间,但社区仅用4天时间即圆满完成全部649处房屋的搬迁安置补偿协议签订,签约率实现100%,刷新了城中村改造的“崂山速度”。

城市更新的硬骨头

王家村社区位于松岭路以东、仙霞岭路以南,是崂山主城最后一片瞰海城中村,地理位置和区位十分特殊。

王家村部分民房已被拆除。

作为石老人前海一线唯一尚未改造的城中村,存在一系列法律和历史遗留问题。

此外,该社区曾经历两次商业项目拆迁,加之近年来周边多个社区改造完成,居民对搬迁补偿普遍具有较高的期望值。

在诸多受制因素面前,村改之路困难重重。

让群众成为最大受益者

“屁股坐在群众的一边,让群众成为城市更新的最大受益者。”这是挂在王家村路边一条横幅上的文字,坚持群众路线,也是王家村这块城市更新“硬骨头”被啃下来的关键一步。

为彻底改善群众居住环境,让老百姓住上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的新房子,崂山区委区政府借助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下定决心、坚定信心,加快突破王家村改造。

王家村社区仅用4天时间就实现百分百签约。(崂山区城市更新推进中心供图)

在崂山区委、区政府的统筹安排下,成立由区城市更新推进中心和金家岭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驻社区工作指导组,盯在一线全面靠上、现场办公。在区街联合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度下,社区成立“两委”牵头的10个联合工作组,配齐区、街、社区两委工作人员,紧扣政策宣传、为民服务、法律保障等工作重点,各司其职、协同配合。

联合工作组,从4月底开始,组织展开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轮入户调研,挨家挨户把政策掰开了、揉碎了讲给群众听,把搬迁政策、民生大局、社区发展实实在在的宣传到每个人的心中,最终实现党员、居民代表大会上全票100%逐项表决通过所有村庄改造决议内容。

与此同时,成立的10个联合工作组也同步入户为居民调解纠纷、解疑释惑,有时候甚至晚上十一点钟,只要居民有需要,工作组都会第一时间上门。

先难后易不留尾巴

以往社区改造,都是先易后难,在王家村的改造中,走的却是先难后易的路数。“不急于求成,把各类问题全兜上来,一个一个疙瘩的解决。”,崂山区城市更新推进中心负责人介绍。工作组对于所有的问题都提前研判,每个问题都有解决方案。

这些改造的疙瘩包括因为宅基地置换产生的房屋纠纷、包括分家析产带来的矛盾等等。工作组安排搬迁承办、评估、法律服务等单位提前介入,指导社区开展符合两代政策房屋等的申请和认定,开展非住宅评估,对继承、分家析产、房屋纠纷等法律事务进行梳理解决,将矛盾纠纷充分化解在签约前。

社区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奋力突破拆迁瓶颈,这种示范效应成了最有力的动员。

社区两委成员发挥表率作用,带头签约、带头拆除,划分网格,带队入户;通过党员干部划片包干,率先签约,形成干部带动群众、个人带动家庭、亲朋带动邻里的良好形势,推动搬迁高效完成。

“公平、公正、公开”是搬迁工作的核心,区街联合指挥部从一开始就为社区两委和党员群众立起规矩意识,统一搬迁安置补偿标准,严守政策底线,在签约、评估等环节不开口子、不留尾巴,充分倡树公平正义精神,保证政府的公信力,也消除了搬迁居民“患不均”的担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