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鑫 刘玉凡 王洪智 尹彦鑫
连日来,澳门路海域两小伙被卷入大海后失联的消息牵动着众人的心。8月1日中午,其中一名小伙已被找到,不幸遇难。为尽快找到另一位失联者,青岛各支救援力量开展陆海空、地毯式搜索。8月3日上午,另一位失联者被发现,不幸已失去生命体征。记者注意到,虽然落水者生还希望渺茫,但救援人员没有放弃,他们尊重逝者、敬畏生命的精神,铭刻在每一个救援细节里。
小伙被搜救上岸。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悲痛>>
全力搜寻65小时,小伙不幸遇难
8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事发海边,发现搜救力量正在展开行动。青岛消防部门、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志愿者协会应急救援部、青岛市救生协会世宝特澳利来救生队、青岛第一响应应急救援队、青岛斑马救援队等救援力量在现场集结,开始搜救工作,消防部门出动直升机、船只等展开搜索。
记者采访获悉,原计划参与搜救的固定翼飞机受空域高度限制待命中,经批准后,消防部门的两架KA32直升飞机上午9时40分起飞赶赴现场参与救援。
“发现疑似失联者!”8月3日上午11点多,消防部门搜救直升飞机在第三海水浴场盘旋时发现疑似失联小伙,各救援队立即赶往第三海水浴场,公安、消防部门也同时赶赴现场,之后将疑似失联者运上岸,经过确认后证实为失联小伙。记者了解到,从7月31日下午开始的搜救,已经持续65个小时。
救援队员分析,此前救援队员曾多次在该海域搜索,但未找到失联者,应是当天上午失联小伙遗体浮起后漂到了该海域。自7月31日意外发生后,青岛多支救援力量经过3天努力搜寻,最终找到两位落水者,但是遗憾的是,两人均不幸遇难。
直击>>
为了逝者最后尊严,第一时间盖上卷式担架
记者注意到,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志愿者协会会长汪洋带领宋光学、刘珑、焉晓帅、李刚、曲涛等队员赶到救援现场,队员们携带卷式担架、防护服、医用外科手套和口罩等救援物资。小伙的遗体被打捞上岸后,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好遇难者遗体,汪洋和队员们第一时间给遗体盖上卷式担架,避免遭遇暴晒。
“很遗憾小伙不幸去世,我们的工作就是在为逝者维护最后的尊严,给小伙家人最后一点安慰。”汪洋沉重地说道。记者注意到,民警赶到现场后维持秩序,为了不对逝者家属造成伤害,民警和辅警耐心劝阻围观者不要拍照,同时还在海滩上设置了围挡,保护遇难者的隐私。记者了解到,法医在现场工作完毕后,汪洋和其他三位队员穿戴好防护服,协助将遇难者遗体抬上殡仪馆车辆。
在营救现场,青岛斑马应急救援队和青岛第一响应应急救援队的队员们维持秩序。虽然救援队全力搜救,失联小伙最终还是不幸遇难,小伙的家属们悲痛欲绝,现场每一位救援队员几乎都流下了眼泪,队员们陪伴在家属身边,并将家属搀扶到阴凉处,防止中暑。
声音>>
网友留言寄托哀思
意外发生后,网友们也纷纷留言表达哀思,[email protected] cream留言称: “所有美丽事物的背后都蕴藏着危险……大海虽美丽,但它也同时拥有海沟和暗流,望初次被大海而吸引的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对它存有一份敬畏之心……不要让悲剧再次发生了,逝者已矣,生者节哀……”
记者采访了解到,尽管海边每年都发生险情,[email protected]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留言,讲述了8月2日遇到的惊心一幕,并及时劝阻,获得网友大量点赞:“昨天晚上在沙子口防浪堤那,一家四口拎着小狗在台阶上嬉水,浪花一下子打过来把小孩子扑倒了,小孩拖鞋一下子卷水里了,四个人居然都想去捞鞋,让我给喊上来了,我说孩子不懂事,你们大人也不懂事?”该网友表示,“很多游客不了解风险所在,根本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多危险。”
在网友留言中,还有很多网友为减少类似的意外事故建言献策。“建议重点场所24小时循环播放历年遇难与救援视频。如有其他更好的警示教育方式,希望大家积极推荐。”还有网友建议,“游客到陌生地方一般很少去注意警示信息或关注当地新闻。建议手机通讯公司给青岛区域的游客发送警示信息。酒店醒目位置播放相关新闻。在海边围栏设置一些救生圈、绳索之类装置。多管齐下,减少出事概率。”还有网友认为,应该多增加海边的警示牌,遇到台风等恶劣天气时,可以学习浴场的管理方式,安排专人值守。
事发海域有游泳爱好者正在游泳。
提醒>>
恶劣天气勿下海,被困海浪有妙招
青岛是个海滨城市,景色优美的沿海一线让外地游客纷至沓来。可是,在美景的背后,也蕴藏着巨大的危险。消防部门提醒广大市民和游客:大海广阔又神秘,在海边游玩时,千万要注意潮汐涨落变化,不靠近危险海域,时刻注意安全第一。
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志愿者协会会长汪洋提醒,恶劣天气切莫下海游泳,不要酒后下海游泳,游客应在设有救生人员执勤的时间和海域游泳,不会游泳者不要依赖充气式浮具到深水区,万一浮具泄气极易溺水。尽量不要在退潮时游泳,以免退潮时往回游时体力消耗过大发生意外。不会游泳者误入深水区时,千万不要慌张,要努力保持头脑清醒,采取自救措施,方法是尽量仰头,眼向上方,使口鼻露出水面,这时就能进行呼吸。呼气宜浅,吸气宜深,万不可将手上举或挣扎,这样反而会使身体下沉,同时立即向岸上的人呼救。
汪洋提醒,被海浪卷入大海,一定要憋住气,而且要睁开眼睛,这样才能看到海浪的高度,不能一直在水下,要尽快往水面浮,要呼吸要换气,切记鼻子不要进水。不要心慌,一慌就会没有力气,所以一定要稳住,按照自己的游泳频率游,保持呼吸,慢慢地就会游回来。
此外,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长李延照提醒提醒,在溺水情况下,由于溺水者强烈的求生欲,他们往往会死命抓住一切能够抓到的东西,包括施救者。当发现有人溺水时,施救者首先应迅速向水中抛救生圈、救生衣等漂浮物,让其抓住这些器具不致下沉;其次,下水救援时,施救者要尤其避免被溺水者抓、抱,不要从正面接近溺水者,应绕到溺水者的背后或潜入水下扭转其髋部使其背对自己,从后面或侧面托住溺水者的腋窝或下巴,使溺水者能够得以呼吸,并用反蛙泳或侧泳将其拖带上岸。如果溺水者救上岸出现昏迷、休克等症状,不要轻言放弃,因为根据以往案例,有呼吸停止一个小时还能救过来的。一旦发现溺水者已经没有心跳呼吸,施救者应正确施救,在此同时,立即联系急救人员到现场施救。
事发海域的警示标志
>>记者手记<<
敬畏自然珍爱生命,让悲剧不要再重演
“孩子,爸爸妈妈带你回家!”“妈妈当了这么多年医生,救了那么多人,却救不了你的命。”“孩子,你回来吧,你不是说爱吃妈妈做的饭吗”……第二位小伙失联后,他的爸爸妈妈在海边的哭泣和呼喊,令在场所有人动容。
然而,生命不能重来,血的教训背后,留给家人无尽悲痛,也带给所有人思考:如何才能不让悲剧再次重演?每年旅游季节,成千上万的游客从全国各地拥入青岛,在欣赏“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美景的同时,每年都会有游客落水,救援队伸出援手的新闻,在被救的游客中,有的幸运脱险,有的则永远将生命留在了大海。
小伙被发现地为英雄葛路救人海域。
两名小伙被发现的海域,正是英雄葛路救人的地方。时间回到20年前。2002年6月24日下午2时许,青岛前海海域巨浪滔天,四川来青打工女青年黄丽被卷入海中。在附近的青岛昕恒裕实业有限公司维修工程师葛路立即跳入海中营救,被巨浪围困。葛路牺牲后,被山东省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
我们需要“葛路们”,正如在此次救援中的很多救援队伍,他们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在平凡中做着不平凡的事,挽救了无数游客的生命。但在这次救援中,他们更多的是遗憾。
正如其中一位救援队员所说的那样,如果两位小伙能意识到大浪的危险;如果在场的目击者能将两位小伙劝上岸;如果危急时刻有人抛去一根救生绳……但从根本上,还需要每一位市民和游客敬畏自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珍爱生命。
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些年政府、学校都加强了防溺水的宣传,尤其是暑假时期,很多河流湖泊处都增加了警示标志,还有专人巡逻,学生溺水事故呈现下降趋势。所以,如何加强市民游客的安全教育,如何补齐短板,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值得每一个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