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网8月12日讯(记者 孙贴静 通讯员 毕乙贺) 38岁,正值壮年,热爱运动的程先生(化名)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仅仅是一次左膝关节扭伤,引发了“蝴蝶效应”,下肢静脉血栓“溜”到肺部,堵住双肺动脉,足以在极短时间内致命。幸运的是,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青岛妇儿医院城阳院区),呼吸内科、血管外科、麻醉中心等多学科通力协作下,程先生已于近日出院与妻女团聚。

一月多前,程先生如往常一样和球友打篮球,当时不慎扭伤了左膝关节。第二天上班途中,左膝关节又扭了一次,无法正常活动,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左膝关节脱位、半月板损伤,进行关节复位后,拄拐辅助行走。


(资料图)

“年纪轻轻的,休息休息就好了。”虽然左下肢在第三天出现了红肿,但程先生认为运动过程出现小损伤不可避免,而且没有明显疼痛,便没把这点“小伤痛”放在心上,拄着拐杖坚持上班。

本以为能慢慢恢复,但一个月后程先生又出现了活动后胸闷、憋气现象。“之前没出现过类似情况,也找不到原因。”程先生说,此后活动后胸闷、憋气渐加重,伴有明显胸痛,他开始重视自己的病情,在家人和朋友的推荐下,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呼吸内科就诊。

拄着双拐、胸闷、憋气、胸痛……认真听完病史,接诊专家提高了警惕,因为一系列表现都指向一个沉默的杀手——肺栓塞。

什么是肺栓塞?

肺栓塞(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随静脉血液流进肺部,遇到狭窄的血管时造成堵塞,肺组织得不到血液供应而引发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此病发病迅速,病情进展快,足以在极短时间内致命。

收治入院后,结合胸部CT、血气分析、血浆D-二聚体测定、心电图、肺动脉CTA等检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专家余兵教授、马艳良教授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诊断程先生为肺动脉多发栓塞,情况十分危急,立即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以抗凝治疗。

然而,程先生的病情已超出肺栓塞溶栓时间窗,并且下肢静脉仍有血栓,多发肺动脉栓塞,不管是下肢静脉血栓脱落,还是血栓机化,都会在短时间内危急病人生命。

治疗时机刻不容缓。面对这一棘手的情况,余兵教授、马艳良教授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专家张韬教授、李清乐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血管外科专家孙念峰主任进行会诊。

经过仔细研究,专家们做出诊断:左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导致大面积肺栓塞,病情危重,应当尽快进行医疗干预。随后,会诊组制定详尽的介入手术治疗方案:肺动脉吸栓+溶栓术、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

在麻醉团队的密切监护下,血管外科专家团队顺利实施经皮顺向穿刺右侧股总静脉,造影显示,右下肺动脉和左肺动脉均有血栓阻塞,并且有多处充盈缺损。手术团队反复抽吸大量血栓,清除肺动脉大血管栓塞,约一个半小时的紧张手术后,终于打通了“生命通道”。

安返病房后程先生胸闷、憋气、胸痛症状明显改善指脉氧饱和度(不吸氧状态下)达到了96%所有专家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胸痛、咯血、呼吸困难,是肺栓塞的‘三剑客’,严重者会出现意识障碍、晕厥等情况。”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专家提醒,肺动脉栓塞是一个病情变化快,预后差,死亡率高的疾病,早期发现与治疗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长期久坐、有明显外伤、手术的患者以及孕妇、长期卧床的患者,一旦出现胸闷、憋气、胸痛症状,要警惕肺栓塞的可能。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团队已长期全面进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日常工作中,专家们常态化开展门诊、手术、查房、护理以及疑难病例讨论、带教培训、学术讲座等工作,让岛城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顶尖医疗专家的国家级优质医疗技术与服务。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始建于1962年。科室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一体,长期以来致力于对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危重症精准诊断和规范治疗,在2016年第九届中国健康总评榜中被选为“年度最受欢迎特色专科”。

历经几代人的努力,科室已发展成为全国呼吸疑难与危重症临床诊疗中心,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殊荣。设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部感染、呼吸危重症、睡眠呼吸障碍、肺癌、介入呼吸病学、肺间质病、肺栓塞及肺血管病等9个专业组,形成一批技术全面、结构合理、能力突出的专业团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