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特困照料护理团队开展“物质+服务”多维救助。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姚文嵩 通讯员 刘佳

2022年,青岛市围绕打造“青暖助”救助品牌,构建政府+社会力量等多元主体相助、相帮、相携的“青暖助”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创新“物质+服务”多维救助,形成独具青岛特色的“1+N”救助服务新模式,不断推动社会救助由供给型向需求型转变、由解决“贫”向解决“困”转变、由“单一政府”向“政府+社会”多元主体转变、由被动救助向主动救助转变,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的多维性、智慧化、精准化。近日,青岛市民政局公布了2022年度青岛市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优秀项目。


(资料图)

青岛市南北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市南区“喃喃解忧·为您解忧”——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多维救助服务项目

该项目以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为支撑,聚焦特殊群体与群众关切,通过组建多元化队伍、开展专业精准的评估、开通防疫心理关爱热线、建立动态个案管理、开展“家长课堂”等多种方式,深入推行“物质+服务”救助模式。打造“喃喃解忧”社会救助帮扶服务品牌,帮助困难群众缓解心理压力、建立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走出生活困境。

青岛成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精准动态把握需求,智能统筹多元参与,政社协同持续救助——李沧区“足迹”智慧救助体系助力精准救助项目

自2019年,“足迹”智慧救助体系围绕“精准+智能+资源+持续”的创新模式,多角度对救助对象进行了精细化、动态化的评估,智能化、持续化地实现了需求与服务定位的供给、服务与资源的匹配统筹。

北京市恩派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崂山区“五社联动”奏响社会救助大合唱——打造立体式救助服务体系项目

自2021年以来,崂山区委托北京市恩派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坚定做实“五社联动”机制,实现了救助服务场景化、信息化;培育实施23个社区救助项目,构建了要素齐全、韧性十足的救助服务生态圈,建成了“助立方”立体式救助服务体系。

青岛咏年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西海岸新区“心成长”服务项目

该项目依托于西海岸新区民政局“一米阳光”社会救助服务项目,由青岛咏年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薛家岛街道实施开展,至今已经有三年的爱心历程。该服务中心在项目开展过程中逐步打造出“12345”心理救助体系,为困难群众提供持续化、及时性的心理支持和关爱服务。

城阳瑞阳心语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小桔灯心理救助百千万工程”助力社会救助提质增效项目

该项目紧紧围绕弱势群体救助需求,整合服务资源、创新救助路径,深入开展“小桔灯心理救助百千万工程”,助推社会救助工作提质增效,化解心理危机事件16例,满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小微心愿82个,链接社会资源解决就业、医疗、住房等现实问题271个。

青岛市城阳区红岛爱之舟协会:“爱之舟”——用爱托起扶危济困的小舟

青岛市城阳区爱之舟协会是一支以“帮助孤寡、捐资助学、助残帮困”为宗旨的爱心公益团队。2019年成立以来,该协会一直秉承着扶危济困的初心,持续开展了多项“助困、助孤、助老、助残、助医、助急”等救助主题活动,为困难群体点亮了希望之光。

青岛维普养老产业有限公司:“维老至亲·普爱天下”——即墨区多元力量参与特殊困难群体“多维”救助服务项目

该项目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医养相结合、多元供给的特困人员照护服务体系,通过链接医疗机构等优质资源和发展社区康养服务网络,努力满足困难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康养照护服务需求。

青岛市吉上卓锋慈善基金会:“卓锋基金·暖冬行动”——即墨区为贫困家庭送温暖项目

近年来,青岛市吉上卓锋慈善基金会基金积极参与社会救助实践活动,通过“卓锋基金·暖冬行动”项目,对困难家庭高中和大学阶段就读学生;因患重大疾病医疗费支出较大致使家庭生活困难;因家庭突发意外事件导致生活非常困难;其他因特殊情况导致家庭困难等4类困难对象发放救助金、提供书籍等教育资源等方式给予“物质+精神”救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