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庞,悄悄撤下“反欧洲”标签

【记者连线】

4月24日,代表中右翼共和国前进党参选的现任总统马克龙,和代表极右翼国民联盟参选的玛丽娜·勒庞,将接受4730万选民的投票选择,竞争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下一届总统。双方现在都正厉兵秣马,用各种方式接近全国选民,说服他们投自己一票。

历史上,极右翼从未如此接近法国最高权力。4月13日,勒庞召开记者招待会,全面介绍自己的对外政策。此间舆论普遍认为,这个曾多次参选法国总统、前后有两名候选人共3次进入第2轮选举的极右翼政党,正在有针对性地、稳扎稳打地向总统之位发起最后的总攻。

在记者会上,勒庞就相关外交议题表态称,如果她当选,独立、平衡距离和稳定将是未来法国外交政策的三个支柱。法国不会“脱欧”,也不会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但欧盟也不应该再是一个讲英语的组织,她当选后会加强法语和德语在欧盟的作用。

在有关俄罗斯的问题上,勒庞有意澄清她在法国舆论中“替俄罗斯说话”的形象,表示她只是在维护法国利益。坊间一直有传闻称,国民联盟多年来一直得到俄罗斯的财政支持,勒庞本人曾在2017年访问莫斯科并受到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接见。作为一个在野的西方政党领导人,这并不常见。

而且,对于北约这个在乌克兰危机中成为焦点的军事组织,勒庞也有不同寻常的看法。她表示,如果当选,法国将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但仍将坚持《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即集体防御条款。而在俄乌冲突结束后,她会努力促进俄罗斯与北约的战略接近,因为北约与俄罗斯的关系改善,不仅符合法国和欧洲的利益,也符合美国的利益。在对俄立场上,勒庞虽然声称不支持“解除对俄制裁”,但同时主张解除对俄能源的制裁,因为她“不想让法国人民承担后果”。在13日的电视采访中,勒庞再次重申了她对克里米亚问题的观点,即“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因为这是克里米亚通过全民公投作出的决定。

在记者会现场,一位女士举起了一块心形牌子,上面是勒庞和普京的照片。她马上就被保安粗鲁地扑倒在地,随后被拖出了现场。这一幕似乎又让人看到了勒庞的父亲、这个极右翼政党的创建者让-马里·勒庞当年与反对者挥拳相向的情景。

暴力、极端、反犹、反移民、不宽容、言行不一前后矛盾等标签的痕迹似乎还在,但是,“反欧洲”这个标签正在被勒庞悄悄取下。

多年以来,国民联盟“疑欧”甚至“反欧”的政策倾向一直是其施政纲领中的一个关键之处,甚至可以说是其对外政策的“命门”。有许多选民就是由于这一条,对投票给勒庞心存疑虑。因为经过几十年的磨合,越来越多的法国人认识到,法国的前途绝对离不开欧盟。此间观察家认为,现在的勒庞在有关欧盟议题的立场上出现软化迹象,有关表述不再咄咄逼人,而且从未如此清晰、有条理,她本人对相关事务的了解也更深入一些,似乎正在完成从一个政客向一个政治家的过渡。上述立场和表态有可能会为她在选民中的形象加分,甚至为选民选择的天平增加新的砝码。

有的选民回忆起2017年第2轮投票之前马克龙和勒庞之间的电视辩论。当时,马克龙讽刺对所辩议题内容不熟悉的勒庞说:“您把这个事情跟另外的事情完全搞混了!”这一指责很有杀伤力,瞬间将对手的不专业、糊涂认识或准备不足暴露于公众面前。但是,这又根本影响不了一部分选民的态度:我就是要选她!哪怕她不是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哪怕她说话不专业,哪怕她什么都没搞明白。我就是要把你们这些建制内的职业政客选下去!

第二轮投票在即,勒庞的支持者在网上调侃她的对手说,那种傲慢的政客自诩精英,觉得自己受过完整的治国训练,有长远眼光,有全球视野,有广泛的人脉,结果呢?碰到百年不遇的疫情,还不是一样自己先乱了阵脚,朝令夕改,像个没头苍蝇似地乱撞。碰到强悍的地缘政治玩家,还不也是硬着头皮仓促应对?跟一个政治素人相比,优势在哪儿呢?

在2017年的总统选举中,首次参选的马克龙,和虽是第二次参选、但首次进入第二轮的勒庞,接受法国选民的最终选择。马克龙以66.1%的得票率、2074万张选票大获全胜,成为法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而勒庞获得33.9%的得票率、1063万张选票,与马克龙相差约1000万张选票。不过,根据最新的民调结果看,这一次再出现两人得票相差如此悬殊的选举结果,可能性极小。这既有马克龙5年以来执政的问题,也有勒庞不断修正政纲以吸引更多选民的因素,还有一部分选民认为“已经给了马克龙5年的机会,但是他令我们失望了”。

2002年总统大选第2轮,让-马里·勒庞面对全民支持的希拉克总统,获得了17%的选票。15年之后的2017年,他的女儿将这个成绩几乎翻了一番。这一次,看样子还会在此基础上再有所进步。在总统大选第一轮投票前,一家电视台进行的民意测验显示,有66%的人赞成换总统,33%的人不赞成,还有1%的人没回答——这当然只是一家之“验”。

极右翼能否创造历史?马克龙能否险中求胜、继续入主爱丽舍宫,以延续其相关改革?还是悬崖“勒马”,换一个前进的方向?主动权现在在法国选民手中。

(本报巴黎4月15日电 本报驻巴黎记者 何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