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24年度广东省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结束,证书发放,惠州口腔医院(简称“惠口”)的成绩单在全市医疗系统格外醒目:12名医护人员申报高级职称,10人成功通过。其中医师正高、护理副高两类评审通过率均实现100%,这不仅是惠口人才实力的见证,更藏着一套“育得出、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培养逻辑。一起循着这份亮眼成绩单,揭秘人才培养背后的“惠口密码”。

台育苗:为每位医生绘制成长“坐标”

主任医师是医生职业生涯的最高职称级别,这不是运气使然,而是医生在惠口搭建的成长台中,一步步沉淀出来的结果。”谈及这次评审结果,惠州口腔医院院长唐尤超这样说。

近年来,广东省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对医生实行“全维度考核”,涵盖学历、工作年限、工作量、理论与实践专业能力、业绩成果、职业道德等方面。对医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要在这样严苛的评审中脱颖而出并非易事,背后离不开惠口系统化的培育支撑。

那么,惠口又是如何搭建台,锻造高素质“精兵强将”?唐尤超表示,在人才培养方面医院实行“一人一策”,精准赋能。针对年轻医生,医院推行“多轨培养”:一方面落实规范化培训,根据医生的兴趣特长与职业规划,划分口腔种植、正畸、牙周病学等细分赛道,让每个人都能找到专业深耕方向;另一方面深化“传帮带”,由高年资医师手把手带教,通过疑难病例研讨会、临床指导等方式,把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传授给年轻医生,点燃他们的“成长加速度”。

除了内部“练兵”,医院还主动为他们向上发展“搭梯子”,每年选派医护人员赴广州、上海、北京等地参加学术会议,让他们有机会开拓视野,汲取国际前沿的诊疗技术。

如今的惠口,全院近400名医护人员已形成“金字塔式”人才梯队:团队中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高级职称28人,中级职称119人,中高职称占比37%,这样的人才密度,正是医院高质量人才培育体系的生动彰显。

惠州口腔医院高级职称医护团队

惠及百姓:让优质口腔医疗触手可及

人才培育和成长的落脚点,终究是惠及患者。对惠口而言,各类职称人才的价值不止停留在含金量高的评审证书和光鲜的头衔上,而是浸润在为患者的诊疗服务中,落在“让百姓在家门口看好牙”的承诺里。

惠口实行“分层诊疗”,在这里,高职称医师主要接诊疑难复杂病例,针对重度牙周病、全口种植、颌面畸形矫正等复杂病例制定个性化方案,在这样的机制下,患者解决复杂口腔问题无需辗转到其他城市,就近就能挂“专家号”。而在高职称医师的引领下,其他骨干医师和年轻医生负责常规诊疗,确保日常口腔服务高效便捷。这种分工既让高职称人才的专业价值最大化,也让不同需求的患者都能找到合适的医生,避免了医疗资源浪费。

在公益惠民的理念下,惠口还将优质医师资源延伸到惠州的基层乡镇。“一方面,我们与全市多家基层卫生院和医疗机构建立协作关系,定期派专家坐诊、带教,助力基层医生更好地服务患者;另一方面,依托惠州市口腔医学会挂靠单位的资源,我们主动吸纳惠东、龙门等偏远县区的基层机构加入惠州市口腔医学会,成为学会会员单位。”唐尤超介绍。接下来,医院将继续响应全市“一镇一名医”号召,通过专科联盟等方式加强对基层的帮扶,让“优质医疗下沉”从愿景变成日常。

未来,惠口将以更坚实的人才力量,守护百姓的口腔健康,提升区域口腔诊疗水平,为惠州医疗高质量发展留下生动注脚。

(陈海玮)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