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是农村地区覆盖范围最广、服务人口最多、公益性最强的交通基础设施。

近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了《农村公路扩投资稳就业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扩大农村公路有效投资,补齐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农村交通运输体系,拓展农民就业渠道,更好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吴春耕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农民群众要求交通建设项目向进村入户倾斜呼声很高,各地也储备了大量项目,建设积极性高。同时,农村公路点多、线长、面广,单体规模相对较小,受用地、用海限制相对较少,审批程序相对简单,建设条件相对成熟。


(相关资料图)

吴春耕表示,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对于补齐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拉动农村投资,稳定农民就业,更好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

《方案》提出,到2025年,便捷高效、普惠公平的农村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2020年年底存量四、五类桥梁改造基本完成,农村公路安全和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方案》提出,2022年,在力争提前完成农村公路原定年度任务目标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金融等政策支持,提前实施一批具备条件的“十四五”规划项目,新增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3万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万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3000座,力争新增完成投资约1000亿元,带动约200万人次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同时,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吴春耕指出,《方案》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及今年农村公路扩投资稳就业工作的任务目标,重点提出今年在提前完成农村公路原定年度任务目标基础上,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进一步加强金融等政策支持。“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8万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8000座。”

实施五大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扩大农村公路有效投资,具体该如何落实?吴春耕表示,具体来说,就是要实施好“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五大工程。

一是骨干路网提档升级工程。总体按照三级及以上等级技术标准,加快推进乡镇及主要经济节点对外快速骨干农村公路建设,有条件的地区推动乡镇对外双通道建设,有序实施老旧公路改造和过窄农村公路拓宽改造或错车道建设,强化农村公路与干线公路、城市道路以及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加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欠发达地区、垦区林区等农村公路建设。

二是基础路网延伸完善工程。推动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鼓励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因地制宜推进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抵边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有序实施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建设。加强通村公路和村内道路连接,统筹规划和实施农村公路的穿村路段,兼顾村内主干道功能。

三是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工程。扎实开展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持续深化农村公路“千灯万带”示范工程,加强农村公路及其桥梁隧道隐患排查和整治,实施和完善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深入开展危旧桥梁改造。

四是产业融合发展工程。大力发展“农村公路+”模式,促进农村公路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乡村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建设,改善农村主要经济节点对外公路交通条件,服务乡村产业发展。

五是服务水平提升工程。以交旅融合路段为重点,完善农村公路沿线服务设施,有效利用农村客货场站、养护道班等设施,拓展开发停车、充电、购物、休闲、观光等服务功能,以信息化技术赋能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提升农村公路服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积极吸纳农民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方案》指出,“四好农村路”建设要积极吸纳农民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对此,吴春耕指出,依托农村公路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的重点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促进农民群众参与建设。建立健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和吸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长效机制。在农村公路建设和管护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扩大实施范围和受益对象,优先吸纳当地农村群众参与工程建设以及建成以后的维修养护,带动当地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二是加大农村公路管护岗位开发力度。统筹用好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公益性岗位等各类就业岗位,建立健全岗位信息公开制度和动态考核与调整机制,安置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鼓励将村道和通自然村(组)公路日常养护通过分段承包、定额包干等方式由沿线农民承包进行养护,进一步拓展就业渠道。

三是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有关要求,压实地方和部门责任,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做好农村公路从业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和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工队伍整体技术、技能水平和安全生产意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