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槌破门,中场吊射,超远任意球直挂死角——这不是世界杯,这是中国贵州的“村超”。“村超”,全名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以三宝侗寨8个村代表队为基础,邀请各乡镇(街道)以村为单位组队参加。

7月29日晚,历经三个月、98场比赛,贵州“村超”迎来决战时刻,车江一村队经点球大战击败忠诚村队,问鼎冠军。


【资料图】

▲6月3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村超联赛现场,中场休息时间村民舞龙助威。(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这个夏天,一个人口不足40万的小县城——榕江,因为这项“村味十足”的足球赛事,变得和天气一样火热。百余万人奔赴榕江感受足球的快乐,现场观众多达5万名,全网浏览量达到上百亿……

为什么“村超”能火?又为什么火在贵州?火的只有足球吗?近日,“道中华”为此话题对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郭伟和进行了专访。

道中华:一提起贵州,人们想到的是山高水远、民风淳厚、风俗独特,然而伴随着“村超”爆火,今天的贵州好像和过去不一样了。对此,您怎么看?

郭伟和:贵州榕江县的“村超”这次“出圈”出乎意料。

人们总是抱怨中国足球不争气、缺乏群众基础,但是当你突然知道在贵州的大山里,足球有这么广泛的群众基础,可以一呼百应;一场村际足球比赛,可以既有系统高效的组织能力又有精湛的足球技术——人们对贵州民族地区的固有印象,就这样被惊喜地刷新了。

事实上,自从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政策在民族地区落地,贵州早已不是过去人们心目中的印象:这里有世界第一高桥、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还是全球集聚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贵州正在通过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弯道超车,快速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而此次“出圈”的贵州“村超”,这一场充满民族文化元素的嘉年华,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当地各民族奋力拼搏、服从规则、公平竞争的现代精神。

现在的贵州给人的印象,不只是民俗丰富、民风淳厚、民情悠长,更多了激情与好客、拼搏与友善、公平与团结。

▲贵州省榕江县车江二村足球队队员邰文勇驾驶农机翻耕水田。(中新网发 周燕玲 摄)

道中华:正如您所说,贵州“村超”堪称一场“充满民族文化元素的嘉年华”。您怎么评价“村超”展现的“民族”与“现代”的“正面交锋”?

郭伟和:贵州“村超”中,我们能看到多彩的传统民族元素,与激情四射的现代体育元素同场出现。

例如,职业比赛一般都会有拉拉队、中场表演、媒体转播,以及观众应援等等。这些元素贵州“村超”都有,但又不完全一样。

比如一提起拉拉队,我们脑中立刻浮现的往往是青春靓丽、身着拉拉队服的少男少女,喊着口号跳舞、叠罗汉的形象,但是贵州“村超”的拉拉队,就是参赛球队所在村的村民,是参赛球员的兄弟姐妹、父老乡亲。他们担着村里产的西瓜、捧着竹编簸箕装的糕饼,为自己村的儿郎站脚助威。还有中场表演,也并非是“超级碗”那样请碧昂丝、“火星哥”这种明星劲歌热舞,而是当地人表演的传统芦笙舞。

这种民族元素的加入,是基于“村超”的赛制,体现出组织者及球员对家乡的热爱。这些元素与赛场气氛十分和谐,并不会令人感觉生硬。身着民族服饰,是为了表示郑重;载歌载舞,是为了迎接各地宾客,表达喜悦之情。他们这些传统民族元素,是特色,但不是异色。

在中国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在看“村超”的时候,或者说看民族地区文化的时候,一定不能再用“猎奇”的心态去观察、去理解,而应当怀有一份体验与欣赏的心态。我相信那些开车十几个小时去看比赛的外地观众,去的原因最有可能是“好精彩,想去看看”,而不是“好奇怪,得去看看”。贵州“村超”中的“民族”和“现代”,与其说是“正面交锋”,不如说是“相互辉映”。

道中华:您认为民族地区应该如何平衡“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系?

郭伟和:近年来,我在民族地区调研,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民族地区发展与治理的内在机制问题。我选择的第一个调研地就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的一个村合作社。

贵州美吗?美!我曾经分别从桂林和贵阳坐高铁经榕江去黎平,也曾从湖南的通道县坐汽车去黎平,行走在高山之巅,景色壮美,令人惊叹。然而,这使我更加关心民族地区发展与治理的内在机制问题。

对于民族地区的发展与治理,有人持浪漫主义的立场,努力要复兴和传承民族文化和民俗仪式,拒斥现代性;有人持发展主义的立场,主张让现代性发展渗透到各个角落,取代民族文化。但无论哪一种,都陷入了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认为民族地区的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无法兼容。

贵州“村超”用现实驳斥了这一点:赛前的民族服装秀、比赛中的民族特色奖品、比赛后的民族特色美食,展现出来的恰恰是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而不是二元对立。

这次承办“村超”的榕江县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现如今又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摆脱贫困后的榕江,一直在探索推进乡村振兴好的经验做法。“村超”这一现象级体育盛事,不仅是乐子,更是路子,文化搭台、体育唱戏、旅游创收,堪称近年来乡村振兴的高分答卷。

由内向外挖掘自身资源禀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化转型发展的新动力。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贵州“村超”的一记射门,得分的是乡村振兴,胜利的是当地百姓,欢呼的是全体向往幸福生活的人们。

【以上内容为专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受访者简介:

郭伟和,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