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七部门印发通知,在全社会开展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建设和服务管理工作。4月13日,中国科协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了入选标准和入选教育基地将获得的“大礼包”。

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学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要求,“依托科技馆、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工程纪念馆(遗迹)等设施建设一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是展示、宣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各个历史时期中,为科技进步、民生改善、国家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个人和团队先进事迹,具备教育功能的示范性场所。

据介绍,评选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有五项标准:一、有独立的展馆,或相对独立的展厅和展览空间。二、展馆(展厅)的主要内容,必须是以宣传讲述科学家或创新团队、科研群体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故事和精神为主,不是科学技术普及、青少年科学培训或者科研成就和装备的展览展示。三、要有一定数量的珍贵实物,包括书信、手稿、图纸、证章、照片、历史影像等。四、要有比较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讲解团队。五、要经常性面向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开放,组织各类科学家精神宣传教育活动,开发制作适于传播的宣传产品。

据了解,今年的申报将于4月20日截止。申报单位通过专家考核后,将获得证书、牌匾。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的命名有效期限为5年,到期后需重新申报,经认定后可被继续命名。主办方每年会定期组织一次专家评审,适时公布入选单位。本次未评上的单位,相关资料自动进入下一轮,不用重复申报。(刘莉)

中国科协将设立专项经费,为基地的协同发展提供支撑与服务。他们计划为入选基地送上的“大礼包”包括:结合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等重大节点,协调一致组织开展特色活动;对讲解员开展专业化培训;搭建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网络平台,宣传展示入选基地的风采,如入选基地没有自己的官网,中国科协可协助搭建;开放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资源,以及中国科协有关科学家精神的展览、影像资源,提供浏览下载服务;协助组织邀请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去基地做报告;组织主流媒体开辟专题专栏,对入选基地及相关科学家事迹进行宣传;为入选基地珍贵展品提供数字化复制服务,与即将建成的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实现资源共享,组织精品专题展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展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