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南山区成立首个新就业形态行业工会联合会,标志着该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维权服务工作有了新的阵地和平台。把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发展为会员、纳入工联会管理,是深圳探索“分类分级分层”管理工联会的实践之一。
目前,深圳市有非公经济组织职工1200万人,占全市职工总数的94%。直接服务广大职工的工联会,虽初步实现了有组织联结、有阵地服务、有专人干事,但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亟待解决。对此,深圳市总工会出台了《工会联合会综合改革工作方案》,创新工联会管理机制,分类分级分层管理工联会,破解当前“三新”领域及中小微企业等非公企业工会工作难题。
据统计,深圳现有各类工联会941家,覆盖职工513万人,覆盖会员392万人。根据工联会的类型、职工人数、企业数量、“三新”领域新就业形态群体情况等,全市941家工联会被分为一级至五级5个等级,社区、园区、楼宇等10种类型。
记者了解到,深圳市总计划将80%的“人财物”资源倾斜到蓝领工人、农民工、“三新”领域新就业形态群体集中、劳动关系风险为中高等级的49家一级工联会和91家二级工联会。同时,将工作基础较好、劳动关系较为稳定的社区、企业集团、机关事业单位等类型的工联会,列为138家三级工联会、98家四级工联会、565家五级工联会。一级工联会由市总工会直接参与指导建设,二级至五级工联会根据组织关系由区总工会、街道总工会或市各产业工会直接参与指导建设,精准推进组织、工作、服务三覆盖,并定期做好工联会动态调整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为打造职工满意的服务型工联会,改革过程中,深圳工会将推进服务资源“三个融合”,即推进工会服务阵地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融合、推进工会组织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的共享融合、推进智慧工会与职工之家融合。着力建设好3支队伍,不断增强工会信息员、工会积极分子、工会应急分队的协同作战能力。
此外,在推进工联会工作标准化建设方面,深圳工会提出,研究制定工联会建设标准化工作指南,推动工联会信息化与标准服务及标准化融合发展;确定工联会组建、维权、示范点创建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工作流程、工作标准与操作规范,为工联会建设提供科学实用的标准化技术工作指引。在创新工联会服务模式方面,深圳工会计划研究制定工联会职工服务管理制度,探索移动互联网条件下基层工会组织管理新机制。(刘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