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云台景区首条融合“自然体验、艺术疗愈、植物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森林康养径正式开放。同日,“森林自然学校”举行揭牌仪式,白云山森林康养LOGO也同步发布,三大亮点活动共同开启都市森林疗愈新体验。
白云山森林康养LOGO正式发布
据介绍,白云山创新融合“健康中国”与“森林康养”理念,首发森林康养LOGO标识。该标识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设计理念,巧妙运用五彩花瓣构建树形图案,生动诠释森林疗愈的五感体验。
【资料图】
设计中,运动人形与叶脉的创意融合,既展现康养互动又彰显地域特色;“云”字书法笔触的灵动曲线,寓意生命律动与康养之道。以绿色为主基调,配以蓝、橙、紫、黄四种色彩,分别对应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的疗愈体验,整体呈现出一幅自然疗愈与健康生活交相辉映的美好图景。
以自然为课堂,打造五感森林康养径
在启动仪式现场,随着“森林自然学校”的正式揭幕,一条蜿蜒3.5公里的生态绿廊焕新亮相。据悉,这条森林康养径是基于“森林环境+水雾环境+适宜运动”的德国森林疗养体系研究成果,以“森活动享·心近自然”为主题,塑造全新“森林自然学校”疗愈+研学活动品牌,深化云台花园和云萝植物园自然科普教育与森林康养路径的协同联动,为市民游客打造一处“可感知、可体验、可共享”的自然疗愈胜地。
森林康养径以谊园瑞典小木屋为起点,沿云台花园山林小憩蜿蜒至云萝植物园木棉栈道,串联玫瑰园、雨林植物专类园、药食同源植物专类园、兰科植物园专类园、芳香植物专类园等特色园区,沿途设置了一套“五感疗愈”系统,不仅可以赤足体验不同材质的步道、自导式体验康养标识,观赏户外艺术展览、了解子午流注养生法、品闻花草的芬香、聆听瀑布下果壳风铃声,还有机会品尝云萝植物园同步推出的食疗养生套餐。
从夜幕星河到晨曦微露
暗夜观奇:解码生命的谜语
一场跨越昼夜自然探索之旅于晚间开始。亲子家庭在导师的带领下,观察夜幕下绽放的植物,悄然活动的昆虫、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了解灯诱装置昆虫的趋光行为。一座开放式的自然课堂成为最鲜活的教科书,让市民沉浸式地体验大自然的奥妙。
孩子们在父母的陪同下用天文望远镜观星月、讲故事听虫鸣、搭建帐篷。数十顶帐篷在星空下如同绽放的花朵,它化身为自然教育的立体课堂和情感交融的温暖空间,让每个家庭在星光和草木芬芳中,收获知识和温情的双重馈赠。
晨光破晓:唤醒身体能量密码
一缕晨光唤醒了云端营地,伴随着朝阳从广州塔尖跃出,导师带领亲子家庭在开阔的木棉台深呼吸、眺望远方、舒展身心,感受大自然的能量。此时段户外运动,能有效提升血清素水平,调节昼夜节律,为身心注入全天活力。最后,主办方还设置了亲手制作非遗压花灯饰体验活动。
生态绿径激活城市健康新动能
云台景区表示,森林康养径的推出,标志着公园景区正从单一的“观赏功能”向多元化的“科普教育”“科研应用”飞跃。
站在新的起点上,云台景区将立足森林康养核心功能,通过三大路径深化生态价值转化:一是构建“产学研”协同体系,联动科研机构、高校做好森林疗愈因子监测与研发康养课程;二是打造全龄段自然教育课程,不断优化森林康养小径的打造,制定适合不同人群的森林疗愈项目;三是推动森林康养产业化,发挥植物园的生态优势,联动医疗、文旅机构,形成“森呼吸产业链”。以生态绿脉激活城市健康细胞,让负氧离子含量、植物精气数据等科学指标转化为市民可感知的康养获得感,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向“健康福祉”的高质量转化。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叶卡斯 通讯员:汪张跃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耀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