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湾畔,书声琅琅。近日,由中铁广州工程局承建的广州南沙首批教育设施48班小学顺利完工并移交校方,南沙教育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力。
作为横沥岛尖开发的首批核心教育设施,48班小学位于明珠湾区横沥岛尖凤凰二桥东侧、大元路北侧核心区域,总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包含多功能体育馆、教学楼、综合楼、300米智慧AI跑道等设施。建筑之间设置风雨连廊,首层局部架空,地下室为一层智慧车库。规划设置48个班级,预计可满足2160个学生学习需求。项目建设结合“精明增长、精致城区、岭南特色、田园风格、中国气派”的二十字规划理念,贯彻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要求,建筑外观以纯净白色为主基调,点缀黄绿色,功能分区科学高效,教学区与运动场相对独立又有机联动,在简约现代风格中彰显青春活力。
在空间营造上,项目以“自然+生长”为核心理念,构建“拟山造园”“活力纽带”“多样乐园”三大特色场景。运用岭南园林轴线院落式布局,打造多层次庭院空间,重现“青山围合、远眺绿水”的岭南意境;通过首层架空与垂直休闲空间串联教学区、运动场及公共设施等各个功能分区,形成“5分钟活力步行圈”;同时,着重创造立体丰富的空间,解放孩子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建设过程中,项目部严格落实安全技术交底,根据现场施工科学安排、合理布局。面对平均厚度4.33米的深厚淤泥层,项目团队创新应用三轴搅拌桩“四搅四喷”工艺、SMW工法桩+内支撑智能监测、声呐渗透检测预控技术等“三重技术组合拳”,攻克了高含水量软土渗漏、基坑变形等风险,实现了基坑施工“零涌水”。作为南沙首批“全体系装配式”学校,项目大规模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教学楼、综合楼等6栋主体建筑采用“叠合楼板+预制楼梯+ALC轻质内隔墙”体系,极大提高了施工质量与效率。
同时,项目建设团队依托工程实际,大力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研究应用。全面推行BIM智能建造技术应用,搭建涵盖设计、施工、运维的全周期管理平台,通过三维建模碰撞检查,提前发现并解决管线冲突问题;利用BIM+无人机航拍技术实现施工进度动态监控。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庆 通讯员:王祥志、杨文杰、唐子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