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本报讯(记者张双虎)近日,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大力团队在《自然-生物技术》发表论文,报道了新型腺嘌呤颠换编辑工具AXBEs和ACBEs,证明了ACBEs在不同细胞系与小鼠胚胎中的高效性与精确性,其中产生的小鼠疾病模型等位基因突变高达100%。这为多元化的遗传操作和人类第二大类单核苷酸变异(SNVs)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工具。

人类遗传疾病主要由基因突变造成,有25%的人类单碱基突变遗传疾病需要精准的腺嘌呤颠换编辑才能纠正,因此开发高效精准的腺嘌呤碱基编辑器具有重要意义。

碱基转换可通过碱基脱氨实现,而碱基颠换需要依赖无嘌呤无嘧啶(AP)位点的创建,随后进行碱基切除修复途径完成。研究人员希望寻找其他可将肌苷作为催化底物的酶。研究人员尝试将9种体外具有潜在肌苷切除活性的酶与腺苷脱氨酶融合,结果发现小鼠来源的烷基腺苷DNA糖苷酶(mAAG)可实现8.7%的碱基颠换。

研究人员经过大量内源性靶点评价及体外酶活实验发现,AXBE具有某种碱基背景序列偏好性。通过评估及检测发现,相比于传统系统,AXBE的脱靶明显降低,尤其是在RNA水平上降低了90%。

为提高腺嘌呤颠换编辑效率并扩大靶向范围,研究人员基于结构导向的理性设计和筛选鉴定出两个关键突变,极大提高了对其底物肌苷切除的活性,有效改善了颠换编辑的序列背景选择性。

“AXBEs带来丰富的密码子和氨基酸改变,未来更适用于分子进化、遗传筛选、谱系示踪等应用。”李大力说。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7-023-01821-9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