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应聘北京货运司机承诺月薪保底一万二#?的话题冲上热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河北的陈先生在网上看到一则招聘信息,在北京当货运司机,月薪保底1.2万元。他在入职时交了3.6万元,对方说是租车三年的费用,承诺随时可以退,并且声称“如果每个月能工作25天,就是挣不到这么多钱公司也会给补助。”整个流程都看起来正规合规,陈先生与对方签了合同。

真正工作起来,陈先生却感觉到对方有诈骗嫌疑。“实际上没有那么多活,也挣不到那么多钱。”

准备离职陈先生想要回之前交过的3万余元,却联系不上对方。不仅如此,他还背上一笔贷款,每个月要还5000多元,一共还36个月。据了解,和他有相同遭遇的货车司机有好几位。

高薪招聘司机暗藏“以租代购”猫腻

◆打着高薪招聘的名义卖车◆

2020年3月,正在求职的张师傅看到一则货运司机招聘信息。对方称,应聘者“以租代购”买车,公司可免费提供货源,还够3年贷款后,车辆归其所有。考虑到货源有保障,3年后还能落得一辆车,张师傅在公司工作人员引导下签了购车合同。

“当时先交了1万元的首付,每个月还2680元贷款,总共36期,最后一期还2万多元,算下来,加上利息总价12万多元。”然而,签完合同提完车,张师傅发现,公司承诺的货源不仅过于分散,而且全程需要自己装卸。

“从早上5点多忙到下午2点多,要跑七八个地方装货卸货,只能挣200元左右,连辛苦钱都不够。”张师傅申请换货源,但公司表示:“没有其他选择,爱跑不跑。”

湖北鄂州的邵先生告诉记者,招聘公司声称保底工资1.2万元,先交5000元租金,以后每月发工资后交4500元,租期满3年后车辆归自己,中途不想干了,把车还给公司即可。

邵先生信以为真,并很快按要求签署了一份电子合同。但没想到提完车回来,这家公司已经人去楼空。他试着联系跟自己对接的工作人员,对方称自己已经离职。

“车贷是以公司名义办的,但是车本是我的名字,车也在我这里。”邵先生怀疑招聘公司和车行有合作,打着高薪招司机的名义实际是为了卖车,自己陷进了套路。

◆不仅没挣到钱还背上了贷款◆

在广州中山务工的蔡先生跑了一阵货运后发现,公司不仅没有足够的货源以保障每月正常还款,有的货款还收不回来。

还了4期贷款后,蔡先生想退车退款,但公司要求再拿出2万多元才能解除合同。蔡先生没同意,但停止了还贷。

“停止还贷后不断接到催款电话,甚至打到我家人和朋友的手机上,很无奈。”蔡先生说。直到不久前,车辆被公司拖走,催款电话才逐渐少了。蔡先生算了一下,自己前后搭进去4万多元,还耽误了半年时间,他只好重回工厂打工。

而对于当时签订的合同,蔡先生直言当时并没有认真看过。“里面有很多条款都没给时间看,签完后,贷款公司就发来短信,工作人员又催促拍人脸照,并在一个网页上签名。”

◆求职者不要轻信口头承诺◆

“催款公司整天打电话,问什么时候还款,还说要给老家村里寄律师函,那段时间每天担惊受怕,在厂里上班也上不好。”无奈之下,张师傅找到律师朋友帮助诉讼。2022年4月,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予以立案。同年8月份,法院判决合同解除,并要求公司退还款项5444元。

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赵虎表示,“以租代购”式的融资租赁,从法律上来说是允许的,但是使用的方式容易出现问题。如果双方在清楚各项条款的情况下,仍自愿签署合同,则应按照合同履行。但是根据民法典,如果合同是建立在一方有欺骗、欺诈、恶意承诺的情况下,属于可撤销合同,公司如果要求缴纳违约金,也属于不合法行为。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盘和林表示,追根溯源,还需要加强对开展融资租赁的金融机构的监管,开展融资租赁的金融机构需要资质,融资租赁也要在监管下开展,才能合规合法。

此外,赵虎还强调,司法实践中,处理“以租代购”纠纷的难点在于是否有证据,因此,求职者不要轻易相信用人单位的口头承诺,而是尽量将承诺落实到合同中。求职者如果遇到低门槛、高薪招聘、先交钱、签订贷款合同等要求时一定要谨慎,避免陷入纠纷和陷阱。权益受损时,及时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司法机关投诉举报。

三部门发布求职陷阱防范提示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网信办、公安部梳理汇总了求职招聘服务领域四类十个典型陷阱,其中就包括招聘“套路贷”,具体来看:

第一类:非法职业中介

招聘“黑中介”

一些没有相关资质、未取得人力资源服务许可或者冒用、伪造相关资质的“黑中介”,非法从事职业介绍、工作招聘等中介服务活动,甚至有的公司本身就属子虚乌有。这些“黑中介”大多无法提供真实、合法的“靠谱”工作机会,常打着介绍工作的幌子通过发布虚假招聘信息,以“轻松拿高薪”“升职加薪快”等为诱饵,使用各种手段骗取求职者钱财。

第二类:招聘收费

入职前先交钱

中介机构还未介绍到工作就以各种名目向求职者收取费用,是最为典型的求职招聘陷阱。不法分子的常用手段,是以押金、保证金、办证费、服装费、资料费等名目收费,之后再以各种苛刻的要求迫使求职者自动放弃求职或离岗,已交纳的费用借故不退还求职者。这类骗局往往有几个特点:对职位许以高薪并承诺工作轻松;对学历、工作经验要求很低;面试过程简单,轻易即可通过;收费要得急且看似各有名目,实际并不合理合法。

求职“内推”

个别中介机构或个人宣称与世界五百强、大型国有企业等知名公司合作,具有内部推荐权,求职者只要交纳一定费用,就可以通过其提供的专业辅导或特定途径,顺利获得金融、互联网等热门行业公司的优质offer。但这些能“内推”“保offer”的承诺往往难以兑现。如果求职者没被录用,这类机构就会以种种理由搪塞,拒绝退还求职者相关费用。

招聘“套路贷”

不法分子与不良网贷平台勾结,“挖出”购车贷、美容贷等新型招聘陷阱,主要蒙骗毕业不久、初入职场、找工作心切的求职者。

入职捆绑付费培训

一些培训机构或中介公司,以招聘为名变相招生,以高薪、名企工作岗位为诱饵吸引求职者,面试时则向求职者提出“工作能力不足”“岗位有从业资格限制”等理由,要求进行入职培训或考证培训,并承诺完成培训后即可上岗。当求职者交付培训费用后,此类培训机构却不提供承诺的相应工作,或者以不能满足岗位需求等理由,在求职者刚一上岗就予以解雇。更有的企业,一旦收取求职者的培训费后就会即刻“人间蒸发”。

第三类:以招聘为名诱骗从事违法活动

兼职“刷单”

不法分子通常会在一些知名网站、论坛、各类网络服务平台上发布事先编造好的招工信息,以“高薪急聘”“学历不限”等字眼博取关注。求职者一旦点击进入链接后,便会被要求通过加QQ、微信等方式进一步“单聊”或“详谈”,逐步暴露更多个人信息并被诱导下载刷单APP。

传销“拉新”

一些传销组织通过布设网上招聘陷阱拉新人、发展下线。这类传销组织在招聘平台发布招聘信息,以“勤工俭学”“招聘兼职”“高额回报”等为诱饵,吸引求职者应聘。一旦求职者落入圈套,传销组织便会要求缴纳一定费用或购买某种产品,并指派各种“推销任务”。这类传销活动本身就具有一定迷惑性,又往往通过网络招聘等手段实施,更增加了其隐蔽性。

色情招聘

这类招聘陷阱的目标多为年轻女性,常常以招聘“行政秘书”“生活助理”为名,有的还打着招聘网络主播等新兴职业的幌子,或明或暗要求“特殊陪伴”“专项服侍”等,实质上是要求女性求职者从事色情服务。

盗用个人信息

一些不法分子以招聘的名义,打着“高薪兼职”“点击返现”等幌子进行电信网络诈骗,诱导应聘者办理银行卡、手机卡或注册APP账户。这些银行卡、手机卡或支付账户会被不法分子用于诈骗、洗钱等违法活动,一旦相关信息涉案会直接牵连到持有人,带来个人征信受损或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等风险。

第四类:合同陷阱

“猫腻”合同

求职者找工作时,还要防范遭遇劳动合同陷阱。有的用人单位以种种借口拒绝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有的签订合同后没有给劳动者一份合同文本留存,有的签订合同中缺少工作岗位、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等具体信息。劳动者到岗工作后,特别是当出现一些争议时,就可能被用人单位以没有书面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合同相关条款为由,拖欠或拒发薪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0531) 8519 6822。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