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美丽中国的底色。在中国人的不懈努力下,地球上的“中国绿”越来越多,中国人的种树理念也越来越科学,在荒山秃岭、雪域高原、风沙肆虐之地,人们攻坚克难植下绿色,留下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


(相关资料图)

雪域高原,来了“生态先锋队”

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氧气含量低,气候干燥,冬季气温最低可达零下40摄氏度,每年有近半年刮大风——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孕育了怒江、拉萨河、易贡河等江河的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曾是中国唯一没有树木绿化的地级市,“不长树木只长草”,曾是那曲环境的真实写照。

今天的那曲,披上了“绿装”,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无树城市”的帽子也一去不复返。

这件“绿装”背后,是一群人用智慧和勇气挑战高原植树难题的辛苦付出。

科技攻关团队在那曲种出了“小森林”。郝 伟摄

2016年,在科技部和西藏自治区政府的支持下,亿利集团生态修复企业联合国内科研院所,开启了“那曲高寒高海拔科技植树攻关项目”。亿利集团的郝伟率领团队,带着极端环境造林经验和技术一头扎进了雪域高原。

这个团队被称为“生态先锋队”,给库布其沙漠带来了生机与希望。“之前觉得,在沙漠中进行生态修复,就已经是很难的事情了。”沙漠都能有绿色,一个城镇,怎么会种不活树?到了那曲,郝伟才发现,这里的环境比他想象的更为恶劣:“看不到绿色,满眼荒原,没有树,只有高原反应。”郝伟和队员们相继出现恶心、头晕、呕吐、腹泻、失眠、血压升高等严重高原反应症状,有的成员甚至罹患肺水肿。

尽管如此,郝伟团队一到那曲就扑到了工作上,他们经常在接近冰点的水中管护刚进场的苗木,防止苗木水分损失。为了抢时间,团队连续两个月施工,午饭就在施工现场吃馒头咸菜,大量的原始实验数据采集工作,让团队经常工作到夜里12点。

看到这些从库布其沙漠走出来的“生态先锋队”在雪域高原如此拼命,那曲当地农牧民十分感动,常常带着自家晾晒的风干牛肉给他们。

在那曲要种成树,大家都明白要做这几件事:搞清楚为什么种不活树,找到能活的树种,让它们能快速繁育;进行栽植地微环境调节,改善苗木的生长环境;科学管养管护,让苗木长得更健康、越冬更安全;进行城镇绿化,优化那曲人居环境。

听起来简单,但每一步都是“前无古人”的挑战。

“第一年种上,第二年死一部分;第二年种上,第三年又死一部分……”郝伟说,经过大量实验,团队终于梳理出那曲植树的诸多难点。

这些难点都是难以短时间改变的自然条件,掌握哪些植物能在这里生长便成为更加重要的事情,而这需要大量的野外调研。

2017年冬天,郝伟带领团队在不到4天的时间里辗转比如、嘉黎等地,路程近2000公里。回忆在卓玛大峡谷的场景时,郝伟说,狂风夹着冰雪扑面而来,前方的山路隐没在大雪中,脚下就是咆哮的怒江。手冻僵了,脚冻疼了,几名队员依然在严寒中坚持作业,顺利将采集到的植物种子带回。

科技手段也是选种时的有力帮手。郝伟团队依托亿利生态大数据中心和亿利种子资源库,将光照、温度等树种成活限制因子进行对比和分析,在国内和国外寻找与那曲环境相似地区的树种并做搜集和引进。

种子采集需要勇气与智慧,引种培育和试验则更需用心。

“在那曲种树,要充分发挥科技的力量。”郝伟说。科技感十足的“那曲高寒地区植树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试验基地里,生态大数据系统、天眼平台、物候监测系统等科技设备应有尽有。

经过筛选和比对,团队从青藏高原和库布其沙漠优选了50多种乔灌木,培育了青海云杉、高山柳、金(银)露梅等8种在那曲越冬保活率较高的树木品种。

树种终于在“绿色工程师”们的悉心呵护下成长。这支“生态先锋队”培育的树木成功越过7个冬天的严寒考验,平均保活率达75%,基地苗木保有量约30万株。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片“小森林”终于出现在雪域高原上。

“一个目标,一群人,一条心,一起拼,一定赢。”郝伟团队坚守雪域高原多年,用心用情浇灌着每一抹高原绿色。

如今,那曲市民的房前屋后,已经能看到树,听到鸟鸣,那曲的春天更添生机与活力。

太行山里,有位种树“老坚决”

初春,从河北涉县县城出发,沿着崎岖的山路向西北蜿蜒行驶约10公里,就到了“夕阳红造林服务队”队长杨喜庆带领工友植树的地方——太行山里的玉皇垴。

杨喜庆之前种下的毛白杨已有5米多高,不少树杈上有鸟儿搭起的“家”。年过七旬的杨喜庆也将自己的家安在了山里,“荒山不绿完,老汉不下山”。

寸土披绿,杨喜庆在窑洞顶部种上了蔬菜。刘学维摄

一米八的个头,古铜色的面庞,全身洋溢着精气神,“植树就是我的命,只要有一口气在,我就会把这项事业干到底!”杨喜庆像极了穆青笔下的造林模范“老坚决”潘从正。

“在这里种树,先得凿石挖鱼鳞坑,用石块垒成坑穴,然后再放土栽树。别处的树苗浇五六次水就能成活,这里可能浇10次都活不了。到了冬天,坑内还得再糊一层泥土,否则风太大,会把树根冻坏了。”杨喜庆说。

风吹日晒,风餐露宿,在山上植树本就是个苦差事,而杨喜庆植树区域的难度却不断“升级”:从低山到举步难攀的高山,从沙石山到一镐头仅磕下来板栗般大小石块的裸岩山,从雨季植树到一年四季上山植树。

大雁南飞、鲑鱼洄游、角马迁徙……连它们都知择善地而居,为何杨喜庆却“自讨苦吃”?老杨的思绪跨越万水千山,在记忆深处定格。

1949年10月,在涉县老区人民载歌载舞欢庆新中国成立的锣鼓声中,他降生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于是当教师的父亲就给他取了“喜庆”这个名字。他坐在父亲的双膝上听着就发生在身边的革命故事长大,暗下决心要像前辈那样做一个对人民有益的人。

1971年,村里成立了造林队,杨喜庆二话没说就报了名。涉县全境是山区,海拔1000米以上的荒山就有350座,有一首民谣是过去老百姓生活的写照:“荒山秃岭和尚头,雨季洪水遍地流。旱涝风暴年年见,十年九灾百年愁。”只有多植树,发展好林业经济,才是改良环境、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的唯一出路。杨喜庆那时就认识到了这个理儿。勤学加苦练,他很快成为植树技术能手,并被乡造林站聘为技术员,后来又担任站长。

老杨属牛,他总说自己是“牛头犟筋”,恨不得有耕牛一样的力气,快干、实干绿化好荒山。肩扛上百斤的树苗爬山种树,在山上啃凉馒头、喝冷水,在退休前的38年间,老杨几乎天天如此。

一个叫“上窑则”的地方,老杨没齿难忘,在这里“差点丢了命”。那天,他背着80斤重的油松籽上山植树,一手攀到了松动的石头上,山上砸下的石头带着他滚落山底。右腿摔伤了,左肋骨砸裂了……可两个多月后,老杨再一次倔强地站到了山上工友植树的队列中。

在长期植树实践中,老杨总结出多项科学种植及管护技术。涉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一级主任科员赵俊喜说:“现在县里植树造林的技术人才多是老杨培养出来的。”

38年间,老杨得过省里的“造林绿化劳动模范”,并多次被评为“绿化先进个人”。他年复一年把自己的岁月刻进树的年轮,用满头白发换来了荒山锦绣。

刚退休,老杨就组织成立了“夕阳红造林服务队”,短短几年完成了县城西岗山、偏店白玉岭等重点造林工程任务。老杨种树不图名不求利,有限的国家补助资金,除了保障队员的基本工资外,剩下的每分钱他都力求用在植树上。他说:“我一辈子就干了种树一件事,只想着把它干好就行了。”

山峦叠嶂,已披“绿装”。杨喜庆几十年的造林绿化,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逐步显现,据涉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精准测算,仅杨喜庆领队种植的4.5万亩侧柏一项,年产就达到种子价值540万元,生成木材价值达89.1亿元,产生的生态效益更是无法估量。

驱车在山里行走,沿路的山头已被树木覆盖,这里早已告别了过去的“荒山秃岭”。“山上多种树,等于修水库”,造林绿化不仅能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更是净化空气的“得力干将”。当地政府把改善环境和乡村振兴相结合,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绿色经济开展得有声有色。“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杨喜庆和他的造林队立下了大功,再困难的活儿他能干,再硬的任务他敢接,他是涉县绿化太行山队伍中的领头雁!”赵俊喜说。

2015年3月,老杨做了贲门癌手术。亲友们本以为他该罢手了,可没想到出院没多久的老杨,再次义无反顾地走向大山……

“看,那是我种的5000亩核桃,去年已采果20万斤;这是刚种下的2000亩中药连翘,这些长起来,不仅绿了荒山,更富了群众!”杨喜庆站立的地方,一座座荒山已滴青流翠,镶金挂银……

棋子湾畔,有支“植树娘子军”

陶凤交怎么都没想到,这辈子会跟木麻黄结下如此难解的缘分——30年,3.38万亩海防林,588万株木麻黄,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镇的陶凤交和同村的妇女,肩挑手扛,在昌江棋子湾再造了个海边绿洲,被海南当地誉为“植树娘子军”。

为什么要种树?昌江地处海南西部沿海地区,日照强、气温高,每年只有三个月雨季,蒸发量是降水量的两倍,到了临海地区降水更是奇少。昌江林业局的负责人告诉记者,30多年前,昌江棋子湾畔没有绿林,只有风沙,“不用来海边,当地居民晚上睡觉在床上可以抖出沙子”。

上世纪80年代开始,海南省有关部门请来许多中外专家,研究治理当地5030亩流动沙土地和1.3万余亩的半流动沙土地,均未果。1995年,德国生态环境治理专家考察昌江,给这里荒漠治理工作留下了四个字“无法治理”。

不认命。

专家说种不活,陶凤交却执拗,偏说“能”,原因也简单,“不想再过吃饭的时候碗里进沙的苦日子”。

1996年,海南省林业局成立了由省林科所科研技术人员组成的课题组,在棋子湾进行海防林治沙造林试验课题研究,陶凤交组织造林队伍配合科研小组开展造林试验。但一开始就遇到了难题——传统固沙用的蔓菁藤长势慢,还没固定住根系就被风沙埋了。

“那沙漠上稀稀疏疏长有野菠萝。”凭借着多年生活经验,“陶凤交们”发现白茫茫的沙漠上,并不是什么都不长,他们直觉种野菠萝(学名“露兜”)也许是个办法。林科所的研究也发现,沙漠下的土层能证实这里曾经有过森林。

“先种露兜后种树”。野菠萝种下去,木麻黄成活率果然明显提高。但苗一旦高过野菠萝,成活率就又降了下来。

不服输。

“陶凤交们”不断摸索育苗经验。

“大苗深栽”。营养袋不装沙子,改装吸水性更强的红土,培养高1米左右的大苗壮苗,树苗种植前浸泡保水,坑的深度挖到60厘米,确保树苗下土之后能有湿润的土壤,在雨季前造林。

1997年年底,陶凤交和她的姐妹们终于有了笑容,“我们种的木麻黄即使一个月不下雨,种100棵,也能活97棵!”

“一开始种树是为了吃饭,女人不能出海打鱼,也不懂干别的,就来种树了”,一天七块钱的工资,陶凤交一干就是好几年。

种树的日子,陶凤交每天早上4点钟起来煮饭,再挨家挨户的叫上姐妹们,“天不亮就出门,干到中午再找地方休息”,她说,每天吃的都是冷饭。

每天挑着一百多斤的木麻黄树幼苗,在五六十摄氏度的沙子上往返于苗圃和沙地,陶凤交和姐妹们脚底都磨出厚厚的老茧,叠了一层又一层。为了避免脚掌发炎,结痂前,她们要把脚上的厚皮削掉。20多年间,从脚上削了多少层皮,陶凤交自己都记不清了。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1997年,陶凤交和她的姐妹们,种下618亩林;1998年,近1000亩;1999年,接近1500亩。

木已成林。

2000年后,海防林进入长期补种阶段,从白茫茫到绿油油,陶凤交和她的姐妹们凭的是一股执着。

海防林结束了棋子湾黄沙漫天的历史,当棋子湾的成片树林长起来的时候,受益的是所有昌化人。

2006年,昌江荣获“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先进单位”。2010年,昌江县海防林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据统计,全县5.2万亩的海防林中,“植树娘子军”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1.88万余亩,占全县海防林面积的36%。

30多年间,海防林的建设大大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棋子湾从漫天白沙变成了全国知名的旅游胜地。如今,漫步在棋子湾畔开元度假村海滩上,碧水一望无垠,奇石秀岩层叠至岸,往日让昌化人头疼的沙子,成了天然浴场最好的银滩。

凭着一手的治流沙经验,“陶凤交们”把树从昌化江一路向北种到儋州地区珠碧江,并且被海南文昌、海口、澄迈等沿海市县林业部门邀请前去提供技术支持。

多年来,因对绿化事业的突出贡献,陶凤交先后获得“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全国十大绿化女状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就业创业优秀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2021年2月,为弘扬“植树娘子军”精神,昌江黎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建起了昌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植树娘子军纪念馆”,用翔实的文字、图片、实物等充分展示陶凤交团队的先进事迹。

2022年5月,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公布,陶凤交作为昌江黎族自治县“植树娘子军”志愿服务队队长入选“最美志愿者”。

如今,更让陶凤交欣慰的是,她的两个儿子已经当上护林员,儿媳妇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植树娘子军”的名单上,植树护绿事业后继有人。(记者 刘发为 邵玉姿 曹文轩)

(周金立、王 硕参与采写)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