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6月8日电 题:从靠海吃海 到爱海护海——山东长岛人海共生“密码”

新华社记者张武岳

“不好意思,实在没房间了。”一早起来,山东烟台市长岛“千浔屿”民宿的负责人傅艳丽,就对着电话开启了“道歉模式”。今年“五一”之后,海岛游逐渐进入旺季,像傅艳丽经营的这类特色民宿供不应求。


【资料图】

“吸引大家的,还是眼前这片美丽的大海。”傅艳丽感慨。

长岛的南隍城岛俯瞰及南隍城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近年来,长岛依托独有的海岛资源、生态禀赋和文化内涵,发展海岛生态旅游,将这里打造成许多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151个岛屿,纵列于渤海海峡,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地处胶辽半岛之间,曾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岛上居民与大海相伴,以海为生。广袤的海洋,既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命根子”,也是发家致富的“钱袋子”。

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岛人开始大面积养殖扇贝、海参等海产品,腰包也慢慢鼓了起来。90年代,长岛县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县”。

但财富到来的同时,一场生态“灾难”也悄然而至。当时的海岸线上,遍布大大小小的海参保育苗设施,成片滩涂被水泥“大棚”占据,海滨美景一去不返。

在海参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代谢物。“当时养殖废水直排大海,近海脏得没法看,养殖的效益也逐渐萎缩。”长岛南长山街道孙家村村民肖树全,手指着大海方向说。

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岛民们意识到,只有守护好绿水青山,金山银山才会向他们“招手”。依照“保生态、保生计、保通航”的原则,当地对离岸1公里范围内的围海养殖、围网养殖、筏式养殖三种养殖方式实施全面腾退……

长岛的高山岛,万鸟翔集的场面。

曾被保育苗设施占据的海滩,换成了环岛木栈道;近海的渔业养殖,变成了远海的海洋牧场。从滩涂到海洋,从浅蓝到深蓝,养殖换了底色,渔民换了“战场”。

从南长山岛出发,乘船数小时,可抵达渤海深处的南隍城岛海域,多座海洋牧场平台和养殖网箱矗立海中。“平台配备了自主研发的自动投饵机、水下自动洗网机器人、各类智能传感器、养殖大数据管理系统等智能化设备。”经海渔业渔服事业部经理卢晓对记者说,依托自动投饵、水下检测、成鱼回收、云数据处理等多项技术,这里的养殖效率成倍提升,人工成本大幅下降。

在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技术支持下,曾经以养殖海参和扇贝为主业的孙家村迎来“新生”。村民们“固藻集鱼”,先后向海洋投放礁体10余万空方,布设海藻10万株。附近近海区域资源渐渐恢复,螃蟹、八蛸、辣螺、帽螺等重现,这也成为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

长岛的大钦岛附近海域的养殖网箱。

“产业必须要持续地发展。”孙家村党支部书记孙成伟感慨,生态恢复后,孙家村的发展一步紧跟一步,相继成立海上养殖合作社,修建赶海园,建设渔家风情园,村里各项事业如火如荼。

当地人海和谐共生的关系,甚至让游客变成“岛民”。

走进砣矶岛的“鱼舍”民宿,雅致的装修风格和完善的配套设施,令人倍感温馨。“鱼舍”民宿店主郭红梅和丈夫都是山西太原人。“2017年,我们登岛游玩,立刻喜欢上了这里。”郭红梅说,他们放弃了太原稳定的工作,在砣矶岛的村里建起了特色民宿,在海岛扎根下来。

今年2月,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研究院揭牌成立。据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专职副主任李明涛介绍,这是当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探索“双碳”路径、打造国际零碳岛的一次新尝试,将助力长岛对“两山理论”转化路径的探索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