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狗十年如一日地蹲守车站,等待永远回不来的主人。

就是这么一段故事,1987年,日本将其改编成《忠犬八公物语》;2009年,美国改编成《忠犬八公的故事》;2023年,又有了中国版《忠犬八公》。

前两个版本豆瓣评分在9以上。珠玉在前,这对导演徐昂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拍得好,似乎是占了题材的先机;拍不好,很容易遭受批评。诚如其所言,故事本身很简单,“难的是往故事缝隙中塞进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情感。”


【资料图】

《忠犬八公》上映五天,豆瓣评分8.0,在国产片中已算是不错的分数,但仍不及日本版和美国版。那么问题来了,这部电影是否真的略逊一筹呢?

关于“人物”

所谓”人物“,主要是指“八公”的主人一家。

三个版本的男主角都是中年教授。他们和“八公”的相处日常,无论是挑虱子、玩网球、游泳、洗澡、下雨打伞、车站相约等,各有各的可玩味的细节。正是这些丰腴的细节和教授无比真挚的笑容,让所有观众都相信这个主人值得“八公”等待。

从左到右,依次为日版、美版、中版教授与“八公”

冯小刚版的教授,木讷内敛,看上去有点严肃,不善于表达爱,因不通人情世故多年来始终是个副教授,可谓典型的中国式父亲形象;美版教授,乐观开朗,侃侃而谈,契合美国精神;日版教授,则是一家之主,家里人都臣服于他,这也是那个年代日本男人的写照。

整体来看,三个教授与“八公”的羁绊令人信服,唯独日版的戏份较少,当然这跟导演的意图有关。日版重心在展示群像,而中美版本更为聚焦家庭。

第二个重要角色是教授的妻子。

上海人陈冲撑住了一个重庆嬢嬢的角色。她同美版日版一样,对待“八公”(影片中名为“八筒”,为方便比较,统一称为“八公”,下同)虽不像丈夫那般亲近,但也饱含感情。有趣的一点是,中版是因为一向为“耙耳朵”的丈夫突然雄起,一番慷慨陈词,妻子才同意领养“八公”;美版是因为妻子不忍破坏丈夫的快乐;至于日版,则是慑于丈夫的地位和威严,她只能听从。

从左到右,依次为日版、美版、中版教授妻子与“八公”

三位妻子可谓平分秋色。但日版比中美两版要复杂一些:她虽然关心“八公”,但也嫉妒它夺走了丈夫的爱。丈夫死后,她多次送走“八公”。在“八公”眼里,这就是一再的“弃养”,以致躲着不愿见她。最后,远在异乡的妻子又养了两条小狗,而“八公”孤零零地死在车站。相较于中美两版,日版的妻子形象更加立体,更耐人寻味。

综上来看,三个版本,在男女主角的塑造上堪称平手。

问题出在主角之外。

美版教授的女儿,在父亲死后,主动收养“八公”。它不开心,只想去车站等待教授。女儿理解并成全了“八公”,主动打开围栏让它去做想做的事。女儿承袭了父亲对“八公”的爱,只是和父亲的表达方式不一。

日版教授的女儿,起初是她想要一只秋田犬,这才说服父亲领养。但她却多次为了爱情或家庭放弃“八公”。她的自私近乎冷漠。但也许那个年代的日本女子,在爱情和一条狗之间,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只是她每次选得太快,毫不费力,这是对“八公”的贬低。

至于中国版本,女儿的角色过于稀薄,甚至有残缺:父亲要收养田园犬,她没有态度。生活中,她和“八公”几乎没有相处的细节。父亲死后,因“八公”拆家,她又要弃养。之后“八公”流浪近十年,她也没有寻找。尤其是结局,她直接消失了,并未参与见证“八公”的死亡。

也许是中国版增设了一个儿子的角色,分走了女儿的戏份,使得本应由一个角色完成的戏剧冲突,划分为二,导致两条人物线都有些支离破碎。不得不说,这是中版最大的败笔。

关于“八公”

其实“八公”才是整部电影当之无愧的第一主角。正如三个版本中教授的形象略有参差,三个版本里的“八公”也都有自己的戏剧任务。

美版“八公”,偏向“神灵”。它生于一座日本神庙,像是命中注定般出现在教授面前,被其收养,成为家庭的一份子。因为它的神性,导演特意增加了它的主观视角镜头,仿佛在暗示观众,教授和妻子及女儿等人的相处细节都被“八公”看在眼里。就好像它持有一架称量善恶的天平,并随时准备作出裁决。

于是,“八公”的等待,及周围人为这个等待所赋予的“神性”的解释,就有了落脚点。它的忠诚是对教授之爱的回报,同时也在提醒屏幕前的观众:不要忘记所有你爱过的人。

日版“八公”,过于悲惨,近似于一面“照妖镜”。导演试图通过“八公”映照出彼时日本社会丑陋、冷漠和无情的一面。

既然要展示社会面群像,导演只能削减教授的戏份,让更多角色挤进这个故事,承担一个声音。教授女儿就是典型代表。她喜欢“八公”,但也可以毅然抛弃“八公”。当母亲关心“八公”时,她竟认为母亲是在“自寻烦恼”。

教授死后,收养“八公”的第一户人家在家里欢宴,任“八公”被暴雨浇淋,不管不顾。

购下教授房产的男人,搬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举起斧头砸烂狗窝。 当“八公”踅回旧地,还被他用石头和棍棒威胁。

“八公”在车站管理员眼里是个蠢货;在过往旅客看来是一个可以被人道主义消灭的脏东西。

最后,它老死在暴风雪下的车站,无人问津。“八公”被抛弃、被欺辱、被损害的一生,既照见了形形色色的丑恶,也彰显出教授的爱何其难能可贵。

至于中版“八公”,它就是一只中华田园犬,仅此而已。既没有“神性”,也不充当“照妖镜”。它是世俗文化的代表,不负担额外的戏剧功能。

“八公”世俗的一面,体现在它挑食、喜欢漂亮的母狗,以及在教授出事当天,和平常一样追出门去,在车站默默等待。

导演徐昂完全可以采用日版美版的方法,让“八公”在那一天预感到不祥,狂吠,撕扯,阻止教授出门。这种场面更能调动观众的情绪,让他们揪心于“八公”和教授的命运。但徐昂放弃了。

他的克制,使教授的死亡变成了一出世俗的悲剧: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迎来死亡,谁都无法预料。

“八公”是世俗文化的一员,它无法洞察生死的奥秘,更不能做出预警。它从属于日常,也只能依从日常,日复一日地用“等待”这种笨拙的方法示爱。这是“八公”的选择,也是导演的用心所在。

只是这种克制会削弱冲突,表现在戏剧上就会略显平淡。虽然平淡方为人生真相;但走进影院的观众毕竟是来看戏的,不是体味真相的。

这是中国版《忠犬八公》“吃亏”的地方。

“故事”之外

美版故事就是对“命中注定”这个词的完美诠释。它将爱转化为“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的选择,又在这个选择上填塞大量的生活细节,使得爱如潺潺流水,不疾不徐,一路带领观众走向那个众所周知的结局,然后流出温暖的、震撼的眼泪。

日版故事则是对“悲惨世界”的控诉与追问。它将“八公”的生命刻成日本的断代史,借此质问那些冷漠、自私、残忍、傲慢的日本人,为何会伤害一个如此忠诚有爱的秋田犬?另一方面,“八公”用一生的等待,回馈教授昔日的恩情与照顾。这近乎痴傻的行为,也许正是导演在痛心疾首地吁求和召唤爱。

至于中国版,它的主题是“告别”。

因为是讲“告别”,所以上述的一些剧情或人物有缺憾的地方,也就变得好理解了,甚至可以容忍。

中国家庭,儿女长大,总要离家。正如电影中所展示的,儿子要外出工作,不得不告别父母。女儿虽就近嫁人,但也要另辟新宅。这两种告别,还留有重聚的可能;而教授的“死别”,却是无可奈何的悲痛。

但再大的悲痛,也终将会被时间抚平。唯独不懂时间的“八公”,傻傻地用自己的生命将这份悲痛无限延长。它经历的每一次日落,都是对那次“死别”的复制,这只会刺痛我们。

之后,导演仍着力于“告别”。他让“八公”见证老房子拆迁,望见江河淹没了它和教授埋下的“骨头”;又送别了重庆“棒棒哥”,乃至最后,数年苦守的长江索道站变成了旅游景区。可以说,“八公”告别了一整个时代;而那个时代,是属于它和教授的快乐的往昔。

告别常常是无言的:劝君一杯酒,便西出阳关。没有声嘶力竭,没有满腔愤懑,没有大悲大喜,只是自然而然地发生。这是中国版《忠犬八公》想要实现的表达。这个表达,不似日版悲惨,也不若美版柔情,更像是一声浅浅的唏嘘。或许中国版“八公”故事评分略逊一筹,与此有关。

“拍摄动物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等你完成了你想要拍摄的那个场景时,那是一种‘恩赐’。”

导演徐昂用“恩赐”来形容对“八公”的拍摄。而中华田园犬也不负所望地完成了导演的叙事。他们合谋召唤出一场眼泪,提醒不善告别的我们,唯有像“八公”这般赤诚之爱,才能抵御时间的侵蚀和死亡对记忆的剥夺。从这一点来看,中国版《忠犬八公》虽“败”犹荣。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