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暑热难熬,为了避暑乘凉,很多地方催生出了不少消暑纳凉的买卖。中国旅游研究院日前发布的《全国避暑旅游发展报告》中指出,中国避暑旅游及相关市场规模已达1.2万亿元至1.5万亿元。避暑经济,正成为拉动消费新的增长点。
上渚山下渚湖,山里水里清凉一夏
在浙江德清县的上渚山下渚湖奇幻谷景区,6月以来,奇幻大剧院的魔术秀平均每天晚上单场接待游客量达到500人次左右,周末经常满员,原本每天只有晚上一场表演,现在周末增加至两场。
除了进山消暑,漂流避暑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位于德清下渚湖街道的另一个度假区内,全长3.2公里,138米超高落差的竹海漂流,早已迎来了众多热情的游客。
随着客流不断攀升,户外咖啡厅、天幕帐篷、星光露营,亲子活动也纷纷火了起来。
高温袭来,冲浪火进内陆城市
7月以来,成都已发布多次高温预警,高温蒸烤模式下,水上运动开始在内陆城市流行起来。桨板、潜水、帆船,甚至眼下十分流行的冲浪,都能在成都找到相应的运动场所。
得益于成都星罗棋布的河湖水域。在各大湿地公园的湖面上,热爱运动的成都人探索出各种新奇好玩的水上运动。在兴隆湖水上运动中心,前来参与独木舟、皮划艇等水上运动的市民络绎不绝。
今年1月,成都兴隆湖与深圳大鹏湾、厦门浪漫线、北京大运河等单位一起,成功入选第一批15家国家水上(海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试点单位。
中国凉爽之城开启“候鸟”模式
湖北利川位于武陵山区腹地,八百里清江就发源于此。全域森林面积约472.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8.40%。夏季平均气温22.2℃,被称为“中国凉爽之城”。今年6月,利川还被评为“2023避暑旅游优选地”。
利川市凉雾乡,因“凉风袭人,雾气满天”而得名,张娟的民宿建筑风格仿造当地土家族吊脚楼依山而建,飞檐翘角、回廊吊柱,颇具民族风情。每年暑期都会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此避暑休闲。
在利川,像张娟这样的民宿经营户已经超过1600家。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凉爽的气候,不仅带动了一众民宿生意,还创造了就业岗位6000多个,间接带动30000多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利川市凉雾乡关东村做起了“水上生意”。一条穿村而过的小河,经过村里的改造,成为网红打卡地——“鱼鳞坝”。之所以叫鱼鳞坝,是因为河中的坝体被设计成半圆形堆叠在一起的样子,远看就像是鱼鳞一般,每个鱼鳞区像个小鱼池。
高低错落的“鱼鳞片”间,流水潺潺、涓涓而下,成为亲子互动的天然乐园。
除了短期旅游,近几年,当地大力发展全域康养旅游,一大批避暑小镇随之兴起,成为许多外地人在暑期的“第二故乡”,这些外地人在利川被称作“候鸟”。据利川市文旅局统计,2022年前来避暑的“候鸟”达60万人,直追利川常住人口数量,其中一些人成为“新利川人”,也为这里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景。
中国围棋协会职业五段棋手刘力就是一名利川“候鸟”。每年暑期,他都会趁自己避暑的时候,举办免费围棋育苗班,让山里的孩子体验到中国国粹的奥妙。
在刘力牵线搭桥下,利川成功申办2023“腾龙洞杯”第二届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围棋赛。比赛吸引了来自29个优秀旅游城市的130多名选手参加。
据了解,为打造“候鸟”人才聚集栖息地,利川市先后出台《利川市柔性引进“候鸟”人才实施办法(试行)》等政策,在子女入学、住房、医疗保障等方面做好服务保障,并将每年的8月15日定为“候鸟”人才日。
越来越多的“候鸟”人才融入利川。截至目前,利川市已将约2000名优秀“候鸟”纳入“候鸟”人才库,为60名高端“候鸟”人才颁发聘书,成立“候鸟”人才工作室(站)3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