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丽平
“落点预报接收正常,目标方位XX”,“北京,雄鹰报告,发现243信号”,“243信号跟踪正常”,“神舟十四号报告,我已着陆”……12月4日晚,伴随着一个个回收关键节点的确认口令在搜救现场和北京飞控中心大厅回响,神舟十四号载人返回舱冲出“黑障”,安全降落在巴丹吉林沙漠。东风着陆场首次在极寒、暗夜条件下成功回收载人返回舱,自此空间站建造阶段着陆回收任务完美收官。
此次任务中,来自青岛的中电科22所研制的定向仪、直升机前舱引导系统、航天员通话电台等装备,支撑着陆场系统建成了天空地一体的搜索引导体系,精准获取了上述回收关键节点的返回舱状态信息,又一次为任务圆满成功发挥了关键作用。
(资料图片)
“慧眼”、“大脑”齐上阵
此次神十四返回是在夜间,这为搜救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这就需要定向仪的助力。定向仪犹如一双在茫茫黑夜中的“慧眼”,从返回舱开主降落伞到搜救力量抵达落点处置完毕,着陆返回舱上的定向仪会发射“呼叫”(无线电标位)信号,为搜救力量提供跟踪数据。它能够有效地克服测控雷达存在低空“盲区”、其他光电探测设备在夜间作用距离受限、着陆地形起伏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是对返回舱最有效的现场发现、定位手段。
在此次搜救回收任务中,工程着陆场系统装备了中电科22所新研制的5台机载定向仪、5台车载定向仪,新设备突破多制式信标并行处理、抗干扰侦测定位、智能化健康管理等关键技术,自动化水平和稳定性大幅提高,引导空中搜索分队、地面搜索分队第一时间从不同方向发现、抵近返回舱,助力东风着陆场再一次实现“舱落机临”。
如果说定向仪是搜救返回舱的“慧眼”,那么在本次任务中正式装备的“直升机前舱搜索引导系统”就是空中搜索平台的“大脑”了。由于采用了机器学习、多源信息融合等先进技术,这个“大脑”智慧、高效、友好,它不停地收集雷达、光学、导航、遥测、通信等“眼睛”看到的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然后以最简洁、友好的形式推送给前舱飞行员。这个“大脑”不仅能够对着陆场现场的多源搜救信息进行自动融合分析,还能与北京指控大厅落点预报数据精准同步,使搜索直升机上的搜救力量对上千公里之外的返回舱运行轨迹“了如指掌”,为搜索任务争取了宝贵数据。
舱内话音传输的最后一棒
装备于着陆场系统的航天员通话电台,是保障返回舱出“黑障”的“保底”手段,返回舱在低空飞行时和着陆后,通话电台能保证舱内航天员与地面搜救力量保持话音联络。
据了解,此次装备的航天员通话电台采用了数字化、网络化设计,技术人员在短时间内成功实现任务要求,在任务前最后一次合练中,北京飞控中心反馈“话音清晰”。
中国电科22所载人航天工程任务团队负责人宋磊介绍,此次回收任务在夜间实施,现场需要应对的情况复杂,保证舱内航天员与地面搜救人员通信畅通极为关键。因此,任务指挥部指示“务必保畅通、务必将话音送至北京”,这在历次回收任务中属首次。接到任务后中电科22所第一时间做出响应,集结科研技术精兵,现场与后方联动,集智攻关,攻坚克难。
在此次回收任务中,返回舱开主减速伞后不久,航天员通话电台便顺利接过测控通信系统递来的“接力棒”,成功收到舱内航天员话音,同时,北京指控中心也同步传出“神舟十四号报告,我已着陆”的指令,不仅为现场医监医保人员及时了解舱内航天员身体状态提供关键信息,同时为搜救指挥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航天精神烙在心里
宋磊所在的921团队,在中国电科22所是一个有着辉煌成就和光荣历史的特殊团队。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于1992年9月21日由中国政府批准实施,代号“921工程”,是中国空间科学实验的重大战略工程之一。1992年9月2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批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按“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
今年是载人航天工程批准立项实施30周年,中电科22所载人航天任务团队,就是伴随着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载人航天工程的启动而成立,自成立起这个团队便以工程代号“921”命名。
30年来,921团队始终坚守“为航天器着陆回收提供科技支撑”这一初心和使命,几代人接续奋斗,创造了我国航天器着陆回收史上的多个第一,第一台“车载定向仪”、第一台“船载定向仪”、第一台“机载定向仪”。30年来,伴随着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战略征程,921人践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忠诚奉献,锐意创新,谱写出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奋斗者之歌。
回顾921团队的发展历程,宋磊说,烙印在每个人身上最鲜明的色彩是传承,是航天精神的传承,也是航天使命的传承。在逐梦前行的征程上也留下了一个个光辉的身影,其中有耄耋之年仍然矢志不渝的老科学家,有荣誉等身依旧坚守一线的领军人物,也有锐意进取不断成长的青年专家,更有矢志航天的年轻一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宋磊告诉记者,从老一代航天人手中接过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宋磊和团队深感责任重大,“所以,我们要把这项事业继续发扬光大,将载人航天精神继续发扬光大,为我们的航天梦作出自己的贡献。”宋磊说,“护航神舟,我们始终在路上。”
目前,921团队共20人,年龄最小的23岁大学,刚毕业,年龄最大的47岁,团队比较年轻化,目前已经建立起一张近、中、远程搭配,海、陆、空协同的立体化搜索定向网络,确保航天员安全健康返回,走出了一条具有我国自主特色的航天器着陆回收技术创新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