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多地出现强降雨过程,与前期降雨落区高度重叠,致灾性强。与此同时,部分地区高温干旱持续发展。面对防汛抗旱形势,当地正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工作。记者在青海、辽宁、重庆、湖南、江西等地就此进行了采访。
8月19日,青海省红十字会志愿者在大通一中临时安置点整理救灾物资准备发放。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18日零时许,发生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的山洪灾害,致使青林乡、青山乡2个乡镇6个村1517户6245人受灾。当地排查受灾人员信息和居住情况后,在大通一中、朔山中学设立受灾群众安置点,共转移安置1496名群众。
(资料图)
20日,记者在洪灾现场看到,清淤、村道修复、灾情评定、灾后消杀等工作已有序展开,部分受灾较轻的群众已回到家中,生产生活正有序恢复。
新发屯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转移救助居民。(受访者供图)
在辽宁,各地干部群众闻“汛”而动。近期,辽宁阜新市遭遇暴雨,接到强降雨预警信息,新发屯街道第一时间电话通知辖区居民。在得知居民刘庆江家因道路泥泞,普通车辆无法进入,街道立即联系救援铲车两台,将他和家人、邻居转移到集中安置点。当第二天得知自家6间主房全部倒塌的消息后,刘庆江既难过又感激,他说:“我有糖尿病、心脏病,社区工作人员每天变样给送热饭热菜,还一直积极沟通住建等部门协调安置事宜。”
记者了解到,目前阜新市全力开展抗灾自救互救,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彰武县、阜蒙县制定了农田排水方案,广泛组织发动镇、村群众疏通排水渠道,投入机械设备1300余台(套),完成农田排涝面积81万亩。彰武县开展农田干支渠清淤工作,清淤总里程达1154.4公里。目前,全市灾情普查和救助工作正在有序开展,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已基本恢复正常。
重庆市南川区综合应急救援队队员为群众送水。(受访者供图)
眼下,我国多地正经历最强高温过程,多省份气象干旱持续发展。当地政府部门多措并举缓解旱情,千方百计保障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用水。
“送水车来了,大家快来接水啦!”20日中午,一辆送水车开进重庆南川区水江镇的石茂村,为地势较高的村民小组送水。为保障居民用水,当地组织起一支40多人的党员服务队送水进村,近一个月来为1600余户缺水群众送去生活用水3000多吨。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和残疾村民,服务队还开展“敲门行动”,主动送水上门。
8月中旬,连日干旱使得重庆城口县城区的主供水源三合水库出现蓄水不足,仅能勉强维持城区正常供水不到10天。当地紧急启动抗旱备用水源抢险工作,加班加点接通备用水库输水管,19日起正式向县城供水,可保障两个多月所需水量。
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迎风桥镇邹家桥村村民在使用抗旱井打出的水进行灌溉。新华社记者 周勉摄
在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迎风桥镇最近最高气温维持在41摄氏度。副镇长曾孝说,迎风桥镇投入100多万元,新打6口抗旱井,并新增160台抽水泵分布在当地的山塘、水库,还成立由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村干部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加快疏通水渠。
益阳市赫山区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事务中心主任欧红平介绍,他们联合电力部门,为种粮农户的抽水设备提供临时开户、搭架牵线等服务,最快两小时即可办理完毕。记者在位于资江南岸的赫山区团洲泵站看到,几台机组正在将资江水抽入兰溪河中。兰溪河流经的烂泥湖垸共有7个乡镇、40万亩农田,是湖南省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区之一。欧红平介绍,团洲泵站自8月14日开始抽水,每天可抽水100万立方米,将一直持续到8月底。
南昌市新建区昌邑乡抽水保农田灌溉。(受访者供图)
江西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受持续高温、降水偏少影响,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湖区粮食生产面临旱情考验。地处鄱阳湖畔的南昌市新建区昌邑乡,种粮大户王华的二茬水稻正处于催芽生长阶段,找水成为当前的头等大事。
得知农户们的需求,昌邑乡政府安排20台电泵,开足马力将水抽入排灌站,再输送到稻田边的水渠里。“20台电泵24小时不间断运转,一小时就能抽5000立方米的水,基本能满足全乡1.2万亩农田灌溉需求。”昌邑乡水务站站长李经港说。
看着水哗哗从水管涌出,顺着灌溉渠流入田间,王华擦了擦脸上的汗,露出了笑容。(记者张逸飞、洪可润、柯高阳、周勉、陈毓珊、王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