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广东省委“百千万工程”战略部署,近日,广东财经大学研究生院“惠具匠心”实践团奔赴惠州市惠阳区沙田镇,开展以“山水赋魂,文旅兴镇”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依托专业优势与创新思维,实践团深度挖掘沙田镇的自然生态与文化遗产资源,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让这座粤港澳大湾区东部节点小镇的文脉底蕴焕发时代生机。

一、解码三条特色路线,触摸沙田文化肌理

沙田镇坐拥丰富的山水资源与深厚的文化积淀,近年来在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方面成效显著,成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潜力之地。为探寻沙田镇文旅振兴的路径,实践团先后走访金桔村、东澳村、榄子垅环境园等多地,沉浸式体验当地的非遗与生态魅力,在调研中感受三百年茶香的醇厚、麒麟舞步的刚劲,以及“变废为宝”的生态智慧。实践团将以“路线探秘”为切入点,系统梳理沙田镇的文化与生态脉络,通过实地走访与深度访谈,解锁不同场景下的文旅价值。

二、金桔村茶文化路线:三百年古茶的新生之路

双鹰顶生态茶园的薄雾中,藏着桔塱茶三百年的种植史。实践团沿着茶园的蜿蜒小径,见证了“先苦后甘”的茶汤背后,从采摘、晾晒到揉捻的传统工艺。队员们一边用镜头记录茶农的劳作场景,一边与村委会成员探讨“非遗+电商”的融合路径——如何让年轻人通过直播带货、文创设计等方式接棒传承,让古茶走出大山。团队计划将这些思考融入宣传手册,为桔塱茶的市场化推广提供青年视角。

三、东澳村麒麟文化路线:从舞台到生活的非遗创新

东澳村麒麟文化馆内,传承人张振峰的“采青”“踏七星”动作虎虎生风,每一个招式都承载着民俗记忆。更让队员们眼前一亮的是当地对非遗的创新表达:将麒麟文化融入农产品,推出“麒麟米”文创产品,让非遗从舞台表演延伸到餐桌日常。实践团详细记录了麒麟舞的传承故事与“麒麟米”的开发过程,希望通过手册让更多人了解“活态传承”的沙田智慧。

四、榄子垅生态路线:3A景区里的环保密码

走进榄子垅环境园,客家围屋风格的建筑下藏着现代化的垃圾处理系统——这里不仅是处理设施,更是集环保科普、生态教育于一体的3A景区。队员们跟着讲解员参观流程图,了解“变废为宝”的技术原理,深刻体会到“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而不远处的沙田水库,水清岸绿的风光与周边居民的休闲场景相映成趣,让实践团更加明确:生态保护与民生福祉的结合,正是沙田文旅的核心竞争力。

五、打造“立体手册”,让沙田故事走向更远

如何让藏于乡野的沙田魅力被更多人看见?实践团在与镇宣传文化组、团委的座谈会中找到了方向。镇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当地文旅资源的分布与规划,双方围绕“如何兼顾专业性与传播性”展开讨论,最终确定以“历史为魂、绿色为基”的理念,打造一本多维度的文旅宣传手册,真正实现“一本手册读懂沙田”。

未来,实践团将持续完善手册内容,结合调研中收集的建议进行优化,助力沙田镇探索“文化+生态+旅游”的融合模式。相信这本凝聚青春创意的手册,能让更多人走进沙田,感受山水与文脉共生的独特魅力,而这正是广财青年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通讯作者:谭德政、尹春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