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黄沙水产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涵盖主楼、辅楼及配套的交易停车场与物流配送区。其最大亮点,是全国首家实现“天然海水—氧气—冷媒”集中一体化供应的鲜活水产批发市场。依托码头区位优势,市场通过1500吨级海水趸船实现24小时管道直供天然海水,全真模拟海洋生态。同时,集中供氧与冷媒系统直供商铺,能节约空间,提高安全性,显著降低商户运营成本。

在数字化方面,“数字黄沙”平台整合交易、物流、溯源、支付等全链路服务,实现无纸化开单、智能结算、车辆调度与冷链监控,整体运转效率大幅提升,打造真正“数字市场”。科技赋能产业升级的亮眼成绩背后,是黄沙水产三十年如一日的鲜活传承和厚积薄发。

作为行业龙头,黄沙水产中心肩负着引领行业发展的重任。在市场设计上,这艘全新的“水产界豪华航母”具备了空间革新、食安标杆、诚信机制、业态融合四大创新模式。

以人车分流、干湿分离的空间革新模式,告别水产市场旧印象。黄沙水产中心以“批发—零售—文商旅”三大功能岛为核心,通过空中连廊、垂直货运走廊及智能动线设计,彻底实现人车分流与干湿分区。商户不再“人货混行”,消费者也可在商场式环境中舒适采购。

智能安全中心落地,打造检测全流程可溯源的食安标杆,让食客吃得安心。市场配套建设国内首个智能水产品安全中心,引入“产品溯源—检验检测—智能监管—食安宣教”四位一体机制。驻场第三方检测机构每日对水产进行兽药残留、添加剂等指标快检,数据实时上传并公示。

“退一赔三”+“先行赔付”,让市民游客在这里买得放心。市场率先推行“计量+食安”双诚信体系,实现水产市场计量器具“五统一”(统一配置、统一校准、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统一维修),杜绝缺斤少两,极大保障消费者权益。

拓展“交易+物流+展贸+电商+文旅”生态,水产市场不再只赚“卖鱼钱”。除传统活鲜、冰鲜、冻品批发之外,市场引入生鲜加工、电商直播、低空物流配送、特色餐饮等新业态。目前已签约超600家商户,可满足采购商、市民、游客的一站式采购体验需求。

下一步,黄沙水产中心将推进泊位扩建工程,新增1个货运泊位和2个客运泊位,通过引入珠江游船停靠服务,串联珠江前航道沿线客运码头,丰富市民出行选择。持续深化与广州港集团商旅板块协同联动,整合优质食材供应链,实施“游船+美食”联动计划,打造“水产直供+珠江游览+特色美食”一体化产品,升级游船餐饮;同时通过场景资源互补实现流量导引,激活码头资源,构建独具广州文化内涵的沉浸式文商旅新场景。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庆 通讯员:曹畅、庄泽宇、汤梦婷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雪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