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2日电(王爵 庞圆斌)近日,四川马回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马回水电站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全面竣工。这项总投资6000万元的技改工程,对公司所属3座电站的机组、闸坝等关键设施进行全链条智能化升级,不仅实现了“无人值守”的智能运行模式,更显著提升了安全、经济、环保及社会综合效益,预计4年即可收回投资成本。

在四川马回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电力调度中心,一块巨大的显示屏格外醒目,上面实时跳动着发电量、水位、设备状态等各类数据,大电站、小电站及扩建电站的运行状况一目了然。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此次改造,电站群已具备“自主运行、监测、调控与决策”能力,达到“无人值守”智能水电站标准。

“这次改造不只是设备的简单更新,更是运维模式的全面升级。”四川马回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电力调度中心主任林旭东表示,以往需要人员现场巡检、手动调控的工作,如今通过智能系统就能远程精准完成。这一转变不仅减少了人为操作误差,让电站运行更安全,更通过流程优化提升了整体运行效率,为电站管理注入了“智慧基因”。

本次智能化改造内容广泛且深入,涵盖大电站(2×24.95MW)、小电站(5×2.2MW)及扩建电站(2×15MW)机组的机电设备更新与数字化升级,同步实施了闸坝附属设施改造、控制软件优化及自动化元件更换等配套工程。项目综合运用数字传感器、机器人巡检、红外摄像及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构建起3D数字水电站运维一体化管控平台,实现了对电站运行的全方位、高精度管控。此外,大坝启闭机排架得到加固,安全性能全面提升;新增的3扇生态闸门,还有效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流量匹配技术难题,兼顾了发电效益与生态保护。

据初步测算,项目投运后,马回水电站的自动化水平和运行效率实现大幅跃升,每年可节约运行成本超过1500万元。这一转型成果标志着马回水电站在数字化、智慧化建设方面走在了国内同类型中小水电站前列,其探索形成的“马回经验”,为行业升级改造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范例,也为蓬安县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