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正逐步成为培育与发展新动能的关键力量,在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据愈发重要的地位。低空高光谱遥感技术作为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为低空经济的数据采集与应用开辟了全新赛道,拓展了广阔空间。
近日,由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直属单位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牵头编制的测绘行业标准《IMU/GNSS辅助低空高光谱遥感数据获取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经自然资源部部长办公会审议通过,正式获批发布,并将于2025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举措标志着广东测绘领域实现了从“技术领先”到“规则主导”的重大跨越,是“广东智造”在经济领域的有力彰显与生动实践。
(资料图)
打破壁垒,主动立标引领发展
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对于低空经济意义重大,尤其是低空多源遥感数据、高精度定位服务以及实景三维等,是支撑低空经济稳健发展的关键要素。然而,当前受数据标准规范不完善、需求挖掘深度不足等因素制约,这些数据要素的支撑保障作用尚未得到充分释放。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数据标准规范迫在眉睫,通过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要素的供给能力,助力低空经济实现空地一体化的资源统筹规划,推动行业有序、高效发展。
《规范》的发布,犹如一场及时雨,有效解决了低空高光谱遥感数据获取技术和应用发展中长期存在的诸多难题。此前,相关标准指导缺失、技术流程与要求不统一、设备产品性能参差不齐、成果质量差异较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规范》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其一,统一了技术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其二,规范了技术流程,为相关项目的生产作业提供了标准化参考,提高了生产效率与质量;其三,明确了技术参数,为相关软硬件产品的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技术创新与升级;其四,提升了成果质量和可靠性,能够更加精准地支撑各类应用场景,满足实际需求;最后,将加速技术创新应用的步伐,推动成果广泛应用,为我省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创新引领,全国先行树立标杆
作为国内首个针对低空高光谱遥感数据获取的行业标准,《规范》的实施具有开创性意义。它将有力促进高光谱技术与低空无人机平台的深度融合,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活力。未来,随着多源遥感、人工智能、无人机多机多模态协同等前沿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低空高光谱遥感技术将朝着实时化、智能化的方向大步迈进。《规范》将进一步推动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充分发挥测绘技术在赋能我省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省自然资源厅表示,将坚定不移地推动低空高光谱遥感技术的持续发展与广泛应用,引领该领域的技术革新潮流。通过进一步深化和挖掘低空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应用潜力,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为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同时,将持续深化标准化改革创新工作,充分发挥标准化在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为推进自然资源事业和广东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杜娟 通讯员:罗诗岚、戴诗涛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子良、高鹤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