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中云天明为心爱的女孩送上一颗星星,演绎了科幻的浪漫。现实生活里,随着越来越多的商业卫星被送上太空,将来我们也能够挑选卫星为自己服务。

5月5日,在四川眉山举行的“院士眉山行”活动暨首届眉山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大会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眉山已经于去年自主发射10颗遥感卫星,组成以智慧城市为主题的“天府星座”。会上还成立“商业卫星星座联盟”,几家国内商业卫星企业将共享目前100多颗商业遥感卫星数据,以满足市场应用需求。


(相关资料图)

对于眉山而言,拥有卫星数据将更多支撑当地抢抓卫星应用产业发展机遇。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看来,眉山的特色重点应用领域之一就是用天上的“眼睛”辅助精准农业,帮助农民种田。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场采访时,李德仁提到,利用遥感卫星“种田”已经积累一定的试验经验,但要真正实现推广,仍面临卫星数据不够“快、准、灵”的关键问题。

“卫星数据又多又少”:商业遥感卫星应用存在堵点

区别于通讯、导航卫星,遥感卫星指的是卫星从高空通过传感器大面积观测、获取地面物体的信息。我国商业遥感卫星起步虽晚,但近十年来快速发展,尤其在制造和发射卫星的能力上大大提升。据有关报告,我国遥感卫星数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精度已经从原来的5米、2米提高到0.5米。结构上,民用商业遥感卫星数量占一半以上。

从整条遥感卫星产业链来看,更大的价值集中于应用端部分。遥感卫星是人类在地球上空安装的不休息的“眼睛”,它的应用场景不胜枚举。比如,城市需要应对火灾、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时,可以借助遥感卫星的数据,在更宏观尺度上进行灾害的预报、处置工作;农业生产时,同样可以借助遥感卫星数据进行病虫害监测、农作物估产以及土地的利用现状分析。

市场的需求正在一点点挖掘,发展遥感卫星应用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商业卫星的数据要真正用起来,仍有不少发展堵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数据“质量不高”是当前卫星应用的通病。“我们常说,卫星数据又多又少。”李德仁解释,“卫星全时段的观测记录,积累了海量数据(维权),但其中多是低水平数据,真正符合客户需求、能用的高质量数据却很少。”

“造卫星不是形象工程,要实实在在,能解决实际问题、老百姓喜欢用。”李德仁认为,高质量的卫星数据应该具有“快、准、灵”的特点,即快速、准确、智能,才能支撑后续的测绘遥感服务。

他举例称,“当年汶川地震时,长时间掌握不了震中图像,我们很受触动,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后来,九寨沟地震时,4个小时就有了震中图像,时间大大缩短了。”如此一来,当灾害发生时,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将信息实时反馈,用科技辅助决策,提高救灾的效率。

到现在,根据用户需要找到地面目标,借助人工智能手段,从卫星生产的原始大量数据中找到关键的小量数据,只需要传输这部分关键数据,最快10分钟就能将图片传到用户手机上。

对于整个卫星行业而言,提高卫星的数量和精度是实现卫星应用的根基。眉山这场会议给出一个解决办法——抱团。活动现场,6家商业卫星相关企业组建联盟,联盟成员可以共享100多颗商业遥感卫星,彼此开放数据和应用权限,更高效、及时地提供服务,共同提高市场竞争力。据了解,预计到2025年,该联盟就将共享300多颗在轨卫星,拥有具备全天候、全天时、全球覆盖的对地观测能力。

“水稻专家很辛苦”:遥感赋能“天府粮仓”

在业内看来,眉山培育遥感卫星应用场景的一大重点是农业。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近年来也加快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如何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赋能“天府粮仓”,李德仁专门做了一场题为“遥感赋能‘天府粮仓’,助力乡村振兴”的主旨演讲。

李德仁指出,当前我国农业面临人均农业资源不高的现状,和粮食自给率不足、农药化肥使用过度的挑战,对发展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全面结合的精准农业有迫切需求。所以,中国农业发展要走集约化、机械化和智能化的道路,要大力发展精准农业。

“精准农业是把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全方位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包括监测评估系统、物联网系统,以此解决面积、养分、品种、病害、长势和播种、灌溉、施肥、施药、收获等问题。”李德仁提到,精准农业需要定位、定时和定量,前两个靠北斗系统,后一个靠遥感技术。

从技术上来看,作为精准农业必不可少的一环,遥感卫星技术配合无人机、地面物联网设备,能形成天空地一体化的卫星遥感监测系统,采集和分析农业生产中从播种、灌溉到施肥施药、收获各个环节的数据,为农用土地面积测算、农作物长势监测、病虫害情况,以及粮食估产等提供决策支持,从而大幅度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事实上,农业对遥感技术的需求已经非常迫切。采访时,李德仁提到一件往事,袁隆平曾找到他,说:“我们是农业的水稻专家,我们在地上很辛苦,需要你遥感技术的帮助。不仅是卫星遥感,还包括航空遥感、地面遥感,帮助地上的人从播种、插秧、生长、抽穗、收获的全过程。”在李德仁看来,遥感技术不能取代农民、农业专家的功劳,但可以实实在在帮助地上的人建立一套现代化的农事操作与管理。

近几年,在李德仁团队的实践中,遥感技术在提高农作物产量方面已经有所突破。在新疆某块棉花种植田中,他们通过遥感卫星的数据反馈,调整了氮磷钾锌锰五种肥料的使用,“最终亩均产量达到湖北、四川的两倍”。相似的,在河南小麦、湖北油菜、广西甘蔗等种植试验中,遥感卫星技术都发挥了作用。

当然,在实践中,李德仁发现,如何让遥感观测与复杂的农业需求精准结合,如何加强信息的可靠性还原地表真实信息,如何与无人机、地面平台协同观察,以及提高农业智能化,都是农业遥感面临的关键问题。

他总结说,“中国现代农业对定位、定时、定量信息获取与分析具有迫切需求,但遥感满足上述需求尚有理论和技术问题,需要导航、遥感专家和农业专家协同深入合作研究。”这次,几位院士来到眉山,也正是为了聚智共议,为商业遥感卫星产业的发展出谋献策。“只有坚持高标准的原则,把钱花在刀刃上,把每颗星用好,努力让技术走在世界前沿,我们的卫星产业才能发展好。”李德仁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