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张彧 纪驭亚 何冬健

潮新闻记者 王建龙 吕之遥 摄

神圣的亚运之火,再次亲吻了浙江杭州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

9月8日,秋露繁盛的西湖写下了一年中最具诗意的韵脚,也迎来了杭州亚运会火炬的首日传递。106名火炬手接力奔跑5.2公里,自涌金公园广场开始一路沿着西湖,跑过秋意渐浓的南山路、北山街等,至平湖秋月方止。火炬所过之处,皆是兴奋与激动、荣耀和梦想的相交相织。

如斯盛况,杭州虽久违却不陌生。

1990年9月4日,北京亚运会火炬传递杭州段举行,一时万人空巷。火炬手从武林广场出发,同样经过西湖等地,最终跨越钱塘江。火炬传到哪里,汹涌的人潮与欢呼就伴随到哪里,即使风雨亦不能阻。“北京举办亚运会,我们也是东道主”的理念,就在这一场全民狂欢中,刻进了当时每一个杭州人的心里。

与33年前相比,杭州亚运会火炬首日传递显得更聚焦——

5.2公里很短,短到甚至不到环绕西湖的一半路程,却定格了“三面云山一面城”最极致的呈现,“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不需要冗长的铺陈,贵在“画龙点睛”;

5.2公里也很长,长到代表了杭州从良渚到运河再至西湖上下五千年的“世遗”风采,长到将从这里跑遍浙江11个设区市、开启整整12天的火炬传递之路,连接起“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美丽图景。

作为亚运精神和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火炬传递一直被视为传播主办城市办会理念、文化特色及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途径,为历届亚运会所传承。

杭州亚运会的火炬传递,选择西湖起笔,既是让历史与现实交汇,也是让现实为未来注解,以“薪火”相传,奉献给世界一个锦绣繁华的人间新天堂。

(一)

火炬传递开始前,站在起跑点上的罗雪娟,握着火炬反复确认着奔跑时举向身前的角度。秋日阳光洒下,她说自己想起了15年前的雅典——

15年前北京奥运会,她在雅典卫城作为“中国第一棒”接过了刚刚成功采火的奥运火炬;

15年后,她再次站上起点,这次的身份换成了杭州亚运会火炬传递的第一棒,“在雅典,那是特别神圣的一棒,非常难忘。现在在家乡进行火炬传递,我觉得这已不是我个人的荣耀了,我代表着运动员的群体,也代表着1200多万的杭州市民。”

9月8日早上,杭州西湖涌金广场,杭州第19届亚运会第一棒火炬手、游泳奥运冠军罗雪娟开跑。潮新闻记者 倪雁强 摄

手中的火炬从“祥云”更迭成了“薪火”,虽然物理重量只增加了215克,但罗雪娟觉得握在手中“更显沉重”:“我希望自己的这一棒能开个好头,因为亚运会的影响是世界级的。我们期待这样一届综合型运动会太久了,从8年前申亚开始,就希望着能通过这样一届盛会,邀请四方来宾,来看看浙江这块飞速发展中的土地。”

接火,起跑,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十米,但这一次,曾经的“世界蛙后”罗雪娟跑得尤为专注。一直匀速前行的她,不时微笑着挥挥手,回应着周围此起彼伏的欢呼声。这一幕让人联想起33年前的火炬传递,对于许多亲历者来说,那是人生中从未熄灭的一束光芒,温暖且有力。

亚运火炬,其道大光。两千多年前,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祭坛上点燃火种,由善跑者手持火炬,奔走相告,火炬所到之处,战士们纷纷放下武器,暂时忘记仇恨,共赴奥林匹亚。从那时起,综合性运动会前的火炬传递就一直是和平、团结与友谊的象征。

杭州亚运会的火炬,名为“薪火”,意在“相传”。这支73厘米长的火炬上,有着许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就地采集火种,从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良渚遗址,点燃亚运之火;第一次采用“方形桶身”,展现方圆相融、刚柔相济的中国式设计美学……

从炬冠的四面射角、炬身的良渚螺旋纹到穗尾的中国结,“薪火”的纹样设计无一不嵌入了良渚文化的设计要素。纹以载道、以器传礼,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与现代体育盛会的精神象征,以“薪火”为载体传承创新,同生共融。

“薪火”的每一次手手相传,既是奥林匹克精神内核的初心传承,更是优秀文化创新魅力的集中展现。

(二)

火炬手们跨越山海而来,跳跃的火苗让蓬勃的力量涌动、汇聚。这一刻,体育又一次将世界团结在一起。

“铿锵玫瑰”女足队员王霜、东京奥运会首金得主杨倩……高擎火炬跑过的身影里,不仅有不少大家熟悉的体坛明星,还有更多来自各领域的先进模范代表、扎根基层一线的“不平凡的普通人”。他们在各自领域都是一把把燃烧的火炬,如今又站上亚运舞台,向世界讲述鲜活可感的杭州故事、浙江故事、中国故事。

“我终于圆梦了!”早早等候在点位上的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水福,和缓缓跑来与自己交接火炬的残奥冠军宋懋璗轻轻拥抱,共同挥舞起手中的火炬。作为第一代浙商杰出代表和土生土长的杭州人,68岁的王水福已为这场家门口的亚运会等待了几十年。在他看来,外界常用来评价浙商创业精神的“四千”精神,恰也是杭州亚运会的精神内核。透过亚运,世界将再次看到开拓创新、勇毅前行的浙江。

“身为一名环卫工人,我做梦都没想到能有机会参加火炬接力。”老家在河南的杭州宸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保洁班班长徐俊昌,特地理了个发。他的家人正通过直播镜头见证他手持火炬奔跑的样子——火炬传递不过短短几十米,却浓缩着徐俊昌在杭州的21年逐梦之路。这一刻,他与第二故乡同频共振。

杭州学军中学原校长、台江民族中学终身名誉校长陈立群跑完自己这一棒后,特地将火炬的照片发给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学生们。过去七年里,他奔波在西部崇山峻岭间,让一所所山区学校悄然蜕变。在火炬传递现场,他最惦记的还是孩子们,“他们不能来杭州看亚运会,我想把火炬精神带到他们身边,共享亚运。”

“共享”二字,同样是杭州亚运会火炬手选拔时始终遵循的重要理念。2000余名火炬手来自国内外、涵盖各行各业,年龄最小的14岁,最大的84岁,甚至还有30名火炬手是通过线上主题活动抽签产生的。这些幸运儿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职业和生活背景,但都将在这次亚运会的火炬传递中,定格下生命里浓墨重彩的瞬间。

在数字世界里,这支代表着光明、团结、友谊、和平和正义的火炬,已被点燃数千万次。6月15日,随着杭州亚运会火种采集仪式结束,数字火炬手的线上火炬传递活动同步启动。目前,已有8400多万人参与其中。数实结合、不设门槛、没有限制,让亚运会火炬传递首次实现跨时空的“全民参与”。不同城市、不同地区、不同肤色的人们,因为火炬而相聚,又将亚运精神和热情散播到世界各处。

盛世盛会,全民共享。光芒璀璨的“薪火”用自己的方式昭示:唯有绵延不断的赓续才能到达光辉的未来。

(三)

奔跑的脚步不停歇,熊熊的火炬在前进。这一刻,亚运的激情正在升腾发散——

来自金华的秦淑群一早就来到火炬传递沿线的断桥,“从良渚取火种的那天,我就在期待着!尽管9天后亚运火炬会来到金华传递,但第一站更激动人心,我要为杭州亚运会加油!”

湖滨音乐喷泉沿途,60名杭州上城区的教师齐声唱响杭州亚运会主题曲《同爱同在》。“为了今天的亮相,我们的队员已经排练了近两个月,大家都希望用最好的精神面貌给火炬传递助威加油。”上城区文化馆馆长王厚琦说。

再将视角拉远,杭州大学路社区,初代健美冠军傅建陈正带着社区老人一起做矿泉水瓶操、橡皮筋操和手指操,为亚运助力。这样的场景已成一万余块“金角银边”中的日常……

从竞技体育到全民健身,“薪火”相传,传递的是“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宏图壮志,展示的是亚运之城的生机活力。

“杭州亚运会的火种,是文明之火、奥林匹克之火和数字之火的有机结合。”三个月前,火种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点燃,杭州亚运会火炬传递指挥中心副指挥长杜作锋充满激情地向世界宣布。

今天,这簇来自五千年前的文明之火穿梭时空,将走遍之江大地;再过15天,它又将化身数字之火,以“数实融合”的形式在杭州亚运会主会场“大莲花”点燃。

这样前无古人的点火方式,是杭州这座“数字之城”面向世界最好的“自荐词”。亚运会,并不只是一场运动会,还是展示举办地形象的舞台、检验综合实力的平台。

浙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连跨7个万亿级台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37缩小到1.9,同时建成了全国首个生态省,基本建成全域美丽大花园,逐步呈现现代版富春山居图……20年来,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推动浙江大地发生了全方位、系统性、深层次的精彩蝶变,实现了由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外贸大省向开放强省、环境整治向美丽浙江、总体小康到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跃迁。

跑遍11个设区市,“薪火”相传,传递的是浙江推进两个“先行”的底气,展示的是富民强省、绿色发展的生动图景。

前不久,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美国华盛顿州“美中青少年学生交流协会”和各界友好人士时明确指出,中国政府和人民充满信心,将在杭州举办一届精彩纷呈的亚运会。

对国人来说,杭州亚运会不仅是一次体育盛会,更有其深远的意义:它是中国发展道路的见证,更是中国通向世界的桥梁。

大鹏一日同风起。“薪火”相传,传递的是大国信心,展示的是新时代的中国形象。这势必成为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机遇和持续动力。

今日,“薪火”从这里启航。

在这个硕果累累、穰穰满家的白露时节,在无数文人雅客吟咏赋诗的浙江文化象征地,我们期待亚运火炬跑过更多风景,点燃更多梦想。

“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