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志愿者家属,沪上作家君天见证记录了这段特殊的日子。有人说,经过此次疫情,上海人的邻里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住了十年也不认识的邻居,忽然亲如一家,生死与共,荣辱一体。”他套用一句流行语——一个上海人2022年没有参加过团购,人生是不完整的;一个上海家庭,2022年没有参加过社区“志愿者工作”,人生也是不完整的。

口述:君天(上海网络文学作家,曾推出历史、科幻小说《三国兵器谱》《异现场调查科》、红色题材报告文学《不可忘却的纪念》等。)

采访整理:许旸

凌晨0点15分,窗外大雨倾盆,小孔老师还在调整安排明日志愿者送货的事。这是浦西封控的第十四天,她做志愿者的第七天。

明天小区有3笔团购,每一批货物都超过五十件,平均重量在20斤以上,需要志愿者负责搬运。我们社区有两栋楼,因为一栋已经是阳楼,所以只有一栋楼的志愿者可用。

工作日,大多数人白天还要应付居家办公和自家的柴米油盐,并且随时待命抗原和核酸工作。

想办法节省人力,想办法让原本并不熟悉的邻居磨合成一个团队,都不是简单的事。何况做过志愿者和“团长”的人都知道,一样米养百样人,一个社区里各式各样的邻居众口难调。

社区工作,消耗的不只是体力,更多的是“善意和耐心”。

做志愿者,我一直是想去做的。但五年前因糖尿病得过肺部并发症,我在新冠疫情期间如履薄冰。

年迈父母住在其他小区,家里还有不到十岁的孩子,作为家里顶梁柱,每天盯着团购群抢购,内心的压力相信大家都能理解。

小孔是我的妻子,我们家一直想为社区出力。3月31日,她于上海志愿者app注册了志愿者。再后来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做志愿者需找到居委会或志愿者组长才能报上名。

日子一天天过去,4月5号过后,因为菜篮子的问题,小区开始组织团购生活必需品自救。要团购就得搬东西,这个时候志愿者当然就不够用了。

说来惭愧,那天晚上志愿者组长在楼下叫人,我们2号楼一直人数不足。我和妻子都想下楼,但家里两个大人肯定只可以去一个,另一个需要留下照顾孩子。

我的道理很简单,男人不下楼难道让女人搬东西?她的理由更简单,她打满了三针疫苗,而我之前因为工作忙,两次去社区打第三针都没打成。

“争执”之后,我这个只打了两针的男人被“淘汰”了。

小孔老师下楼后,很快当晚正式成为小区志愿者。

做了一天,小孔老师就感觉到了疲惫。正当她一腔热血准备继续苦干的时候,忽然得到通知楼里有“羊”。

这样我们2号楼就都不能下楼了。不过很快,妻子就做起了她的本职工作,“志愿者服务管理”,负责团购申请评估和志愿者日程的统筹。

小孔老师从前的职业是“商业地产”,负责商场日常工作管理,在此非常时期,居然又干回类似的活,并很快成了小组里的骨干。做文档,建表格,定日程。人生真的很神奇。

自从有了团购,社区世界就成了新的“元宇宙”世界。所有交易都在网上达成,所有意见也都在团购群生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想发表意见——套餐里有自己不要的东西,会提出来;套餐价格和其他社区的价格不同,要提出来;送货延迟,要提出来;付款方式要提出来……

每个家庭肯定都有诉求,当然可以理解。但在这种艰难的日子里,大家若完全不顾最后从社区大门到家的距离是志愿者在无偿劳动,这就真的不妥。

而许多团购机会,都因要求变动套餐,或意见不统一无疾而终。还有的则因拖延数日,物价也因此飙升。

作为志愿者家属出谋划策的我无语吐槽:“有破坏没建设,没有一点点战时思维。”

她说,组长手里有三个志愿者团队,除了团购,还要负责居民配药和日常核酸抗原,确实非常繁忙。而居委会的重点是照顾困难户和独居老人,同样已经忙飞起来。

也因此,她希望能做好自己的工作来帮助大家。全民战疫,孩子和老人都需要我们来保护。

比如,为了保障1号楼志愿者的安全,就需要合理安排人手减少他们下楼次数,并且想办法鼓舞大家士气。这些工作明面上大家看不到,但又特别重要。她和志愿者小伙伴常常工作到半夜。

有人说,经过此次疫情,上海人的邻里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住了十年也不认识的邻居,忽然亲如一家,生死与共,荣辱一体。

要我说,套用一句流行语,一个上海人2022年没有参加过团购,人生是不完整的。一个上海家庭,2022年没有参加过社区“志愿者工作”,人生也是不完整的。

嘟嘟嘟嘟……早晨六点,小孔老师被电话惊醒。

小区团购的蔬菜包送到了大门口,需要有人对接。她一扫昨晚的疲惫,开始一个个电话打过去;呼叫队友,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台风过去,天空异常爽朗。看着窗外的天空,我们想念出门买菜的日子。

期待着战疫成功,好日子快点回来。

图片文字:君天

编辑整理:许旸

责任编辑:宣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