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给受到疫情影响、需要心理援助的民众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服务,受教育部委托,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和上海市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重点实验室,面向全社会提供疫情相关的心理援助热线和网络支持服务。
平台主要面向上海市大中小学师生及家长、防疫工作一线的医护人员、新冠肺炎患者及家属、公安干警及安保人员、社区工作者等,同时面向公众提供心理科普、心理疏导、心理自评等服务。目前,平台聚集了来自各省市专业咨询师志愿者3000余人。
连日来,我国疫情多发频发,防控形势复杂严峻。从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到普通民众,大都受到了心理冲击。疫情不仅禁锢了人们的身体,心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就是说,疫情带来的心理伤害,比我们意识到的可能更严重。因此,有必要开辟心理干预的另一个“战场”,提供更多的心理专业援助,解开更多的疫情心结。
其实早在疫情防控阻击战期间,国家就出台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把受疫情影响的人群分为四级,要求各地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其中,无论是受感染的患者及其家属、一线医护人员,还是其他群体,都可能正面临着焦虑、恐惧的心理困扰。
“心理防疫”涉及到所有群体。在任何一场传染性疾病的突发灾害中,病人的病耻感、恐惧感以及其他群体的不确定感、焦虑感等普遍存在。面对疫情,一定要调动各种力量,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展现更多的社会关怀,修补人们的心理危机。即使疫情结束后,人们的心理阴影恐怕也将持续一段时间。因此,还要做好长期心理干预的准备。
根据壹心理《2021心理健康行业年度报告》数据,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国内新增心理咨询企业达到5.87万家。这充分说明,疫情期间人们于心理咨询的需求加大,同时说明,尽一切可能为民众提供更多心理服务,显得很迫切。希望这个心理咨询平台能让“心理干预”助力解开更多疫情心结,驱散心理“雾霾”,回到正常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