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桂东


(资料图片)

山里没有路,他们一步一步走出一条小路;一个螺丝钉、一块三角铁、一个鸟窝都是巡检的重点,哪怕一点隐患也不能放过;雨天雪天大风天,别人忙着回家的时候,他们逆行出门巡线排查……万家的灯火,背后是他们默默的付出。2022年12月31日,记者跟随国网青岛市即墨区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一起体验大山中巡检的苦辣酸甜。

无人机、望远镜齐上阵

不放过一个螺丝钉

一个螺丝钉,一块角铁甚至一个鸟窝,都有可能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哪怕是细微的隐患,他们都要发现排除。2022年12月31日上午,记者跟随国网青岛市即墨区供电公司员工一起来到黄山附近。工作人员周明波说,在这一段路上,大约有十公里的山上线路,是他们巡逻的重点。

周明波说,线路受热胀冷缩的影响,到了冬天一些螺丝钉可能会产生脱落。而且,线路正常运行的时候也会产生振动,一些插销或者螺丝钉也会产生松动。如果不能及时排查,就会产生大的隐患。

“现在有了无人机后,巡检的工作轻松多了,”周明波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了无人机。在山里巡检的时候,他们会先用无人机巡视一遍。冬天的话,主要是担心有人进行施工。尤其是一些在附近埋管线的,有些人缺乏专业知识,吊车的高度太高,有被电击的风险。用无人机飞一圈,能快速发现情况。其次,他们还能用高清摄像头拍摄照片,从而发现塔顶是否有异常。

无人机巡逻一圈后,他们就会拿出望远镜,仔细观察塔体的情况。“最麻烦的可能就是塔基,周边长满了灌木丛,这个必须到跟前才能看清,”随后,周明波开始下山,朝着一座杆塔走去。

塔基距离山路大概六七十米,但是想要走过去并不容易。虽然是冬天,灌木丛上的叶子都已经凋落。但是周边藤蔓太多,加上路非常陡,非常容易滑倒。差不多用了10分钟左右,终于到了塔基附近。

周明波说,他们的工作主要是查看底座的螺丝帽以及角铁,是否有松动或者丢失。每一个螺丝钉,他们都会查看。如果有松动,他们就会取出工具包里工具修好。如果发现塔上有隐患,紧急的会立即上报现场处理。非紧急的隐患,他们会统一上报然后安排专门人员维修。

翻山头走野路

山上练出倒车神技

一个螺丝钉也没有少,但是每次巡线,都必须要过来看。周明波说,因为谁也没办法保证,下一次查看的时候还在。检查完一个杆塔以后,前方的杆塔因为全是山路,只能步行上山。

今年42岁的周明波,成为一名巡线工已经20年。这一条山路,他也记不清走了多少遍。两个杆塔之间距离不一定,有些四五百米,有些可能七八百你米。在两个杆塔之间,都长满了灌木丛。“大部分情况下到没有路,都是我们巡线的时候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周明波说,山上的路很崎岖,滑倒摔跟头是常有的事。为了保障安全,他们出来巡检最少要两个人。万一遇到紧急情况,相互之间还有一个照应。

为了节省时间,他们根据线路分为不同的管区。“有时候中间隔了一条河,直接走过不去,绕路要好几个小时”,周明波说,他们会开车将巡线员放到不同的位置,然后每个人根据区域的不同来巡检。

到了冬天还好,树叶都凋落了,视线也比较清楚。而夏天,树叶长得比较茂盛,在树木中穿梭更加难受。

“尤其是下雨,我们更要加强巡逻,”周明波说,如果降雨比较大,要时刻观察山上下来的急流。到了冬天,如果出现大雾天气,他们也要加强巡查。每次巡查,为了节省巡线员的时间,负责开车的同事都会尽量往山顶开一点。

这些山路都比较狭窄,大部分路段只能容纳一辆车通过。开到尽头以后,他们下山只能倒车回去,到了宽阔的路面才能掉车头。

“我们倒车的技术都练出来了,”周明波一边开车一边说到,这些山路他们已经不知道跑了多少遍。哪个地方有危险,哪个地方好走一点,他们早已经熟记在心。而记者坐在车上却是一阵胆战心惊,在车辆的一侧就是几十米的山崖。而周明波则是凭借熟练的技术,在陡峭的山路上倒车四五百米,才找到宽阔的路口。

顶风冒雨巡线

守护一片光明

2022年12月31日上午,周明波和同事韩乃飞、徐振涛三人一组,沿着山路一直巡视杆塔。

山上的情况随时都可能在变化。比如夏天,雨水充足的时候,树木长的非常快。可能一个月时间,上边的树枝就能长两三米。而山上的这些高压线都是11万伏,一旦超出安全距离,就可能发生危险。所以,不论是严寒还是酷暑,他们的巡线工作都是一如往常。树枝的生长,有小鸟在塔上建巢,他们都要随时盯着。

“以前我们冬天还得兼职防火,”周明波说,只要是对电力设施有危险的,都是他们巡查的重点。而他们的考核也非常简单,就是电力设施不出故障,才能说明工作合格。韩乃飞开玩笑说,工作时间久了,他们都有点强迫症倾向。巡查的时候,只要有一个螺丝帽没检查,心里就会别扭,直到确认没有任何遗漏的隐患以后,他们回家才能睡个安心觉。

“这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的责任,”徐振涛说,看到万家灯火亮起来,这背后有他们的一份付出,这就是工作带给他们的骄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