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晓哲 实习生 王馨莹
3月5日是一年一度的学习雷锋纪念日。家住西海岸新区的孙见东一大早便赶往邮局,购买首次发行的“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六十周年纪念邮票。孙见东介绍,他从2018年正式开始收集关于雷锋的各类纸质收藏品,直到现在雷锋藏品已有5000余份。
(相关资料图)
交换到最珍爱的藏品
收集路上收获好友
孙见东从小喜欢集邮,后来跟全国各地的邮友进行交流、互换。最开始他收集雷锋相关邮票是因为各地邮友会互相交换不同地区在学习雷锋纪念日这天发行的纪念邮票。后来,他留意到媒体对雷锋的相关报道,发现近年来特别重视雷锋精神,认为雷锋藏品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开始收集雷锋藏品。
虽然是从邮票开始,但后来收集的藏品不仅有邮票还有文献资料、报纸、杂志、书籍、明信片、纪念封等各类纸质收藏品。
孙见东最珍爱的藏品是来自雷锋家乡的一枚烫金纪念封,这枚纪念封发行于上世纪90年代的湖南望城,纪念封的正面是“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字体是烫金且有立体感。“设计得特别漂亮,题词很少有烫金工艺的,一看就特别喜欢,我现在一直保存的特别好,拿得时候都小心翼翼地拿,展览也好,你欣赏也好,拿出来给别人看,眼球立马就吸引过去了,而且又是雷锋家乡的一枚,更有纪念意义。”被问及喜爱的原因孙见东回答。
这枚纪念封是他用一枚自己珍藏的纪念封交换而来。不仅是这枚纪念封,很多藏品都是通过交流交换购买等多种渠道获得。“今天发行邮票,写在一个纪念封上,盖上咱本地的纪念戳,给人寄过去了。当地的集邮爱好者收到之后,盖上本地的落地戳,这就是一枚实寄过的信封,更有纪念意义和珍藏价值,邮友盖上当地的邮戳再给我寄过来,我再将它盖上当地的落地戳,就成了一件很珍贵的集邮品。”
除此之外,孙见东在收集藏品时,有一个理念——以藏养藏。“以藏养藏,咱收集,有合适咱也出售,这样才能长久。”将之前的收藏品通过交换、售卖等方式,来获得新的藏品。
下一步孙见东收集雷锋藏品的重点将放在以收集邮票报纸为主,与全国的集邮爱好者扩大交流,广交朋友,互相邮寄藏品,扩大藏品规模。
在与邮友的交流过程中,得到的不仅是精美的藏品,还有珍贵的情谊。孙见东在收集藏品的过程中,与余玮成为了很好的朋友。最开始他们的结识是在收藏爱好者的群聊里,慢慢建立了联系后,后来孙见东去北京出差,两人相约见面,之后经常书信往来,到现在一直保持联系。“我喜欢收藏名人的签名著作,他给我寄亲笔签名的著作;他喜欢收藏报纸,写书需要资料,我给他寄一些报纸,就这样始终现在都保持着很好的联系。”
公益策划红色展会
无偿捐赠雷锋藏品
藏品具有的不仅是收藏价值,更有传播正能量的社会价值。孙见东在雷锋藏品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帮助在西海岸新区的社区、学校等举办雷锋展,向黄海学院雷锋纪念馆等地多次无偿捐赠藏品,宣扬雷锋精神,宣扬正能量。策划一场展览需要装裱费、路费等,而他的展览大多数是公益的,先后给街道、社区、学校等策划红色文化展览几十场,在学校免费举行展览。“传播正能量的过程中,通过展览引导更多的人积极地做某项事情,给他人带来正面引导,我自己也收获了很多快乐。”在3月3日上午泊里镇举办“学雷锋,当先锋,我与城市共提升”2023年“雷锋精神永恒”图片展暨“学雷锋活动月”启动仪式当中,展出了他收藏的雷锋书刊、报纸、宣传画等共计200余件。
在举办雷锋展时,并不是所有的展览都会有专门的讲解员。这个时候,孙见东会替展会弥补这方面的空缺,给前去参展的孩子讲述雷锋的故事。他虽然说:“我不想去讲这些事情,老是感觉自己水平不行,没有讲解员专业,心里怎么想的、怎么感触的就讲给他们。”但每当他看到孩子们专心致志听自己讲述,会感到特别开心,特别有意义。
润物细无声
让雷锋精神影响更多人
虽然收集雷锋藏品的最开始的契机很偶然,但随着藏品的增多,雷锋精神对孙见东的影响也在增大。“看他的资料,脑海中会浮现出当时的情景,还包括他趴在汽车上的、帮助老人做一些事的那种宣传画,我会感觉自己身临其境。”在收集藏品的这些年,雷锋的形象已经深深地印在孙见东的脑海中。
“雷锋做的事没有什么惊天大地可歌可泣的大事,都是一些平凡的小事,但正是因为这些平凡的小事,体现了一个人的不平凡。他做的事虽然小,但是他一直不停去做,这种聚少成多、始终如一、持之以恒造就了雷锋的不平凡,孕育了他的伟大。”孙见东认为雷锋的不平凡在于持之以恒,这个不平凡之处。他自己也深有感悟:“我自己这几年也是持之以恒这4个字,什么事情坚持下去都会成功。”
最开始他收集这些藏品家人并不理解,藏品堆满屋子,忙前忙后召开公益展览不计报酬。但他认为,“国家对这个事这么重视,而且本身是一种引导正能量的东西。我们责无旁贷、不遗余力地要去做这个事。”后来媒体陆续报道他的相关事迹,他的红色展览也走出了西海岸,走出了青岛,走向了全国。
下一步,孙见东打算在召开展览的同时,通过更多样的形式,多多宣传雷锋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