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工期节点、关键领域广泛深入开展班组赛、阶段赛、攻坚赛,让竞赛指标火力全开。”6月9日,山西省总工会直属基层重点工程转型劳动竞赛启动,以驻晋铁建企业为主的14家参赛单位代表齐声宣誓,将围绕国家和山西省重点工程开展“七比一创”劳动竞赛。

此项竞赛活动开展3年来,已在40多个国家重点工程和山西省重点工程中全面铺开,还延伸到驻晋铁建企业承建的建设海外项目。

竞赛启动仪式在集大原铁路3标段朔州南制梁场举行。与会代表观摩研讨了“智慧工地”提升劳动和技能竞赛质效的探索实践。

3标段承建方中铁三局集团近年来全面推动标准化工地建设,构建起工地智能监控和控制体系,在通过“智慧工地”平台强化项目管控的同时,也推动项目劳动竞赛从最初以激发劳动热情,转向提升技能素质、培育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多元目标。

“N06-4,加工(根)300,未加工(根)996,进度23.15%。”在制梁场钢筋加工棚内,数台落地立式的电子屏幕实时呈现每种钢筋部件的当前加工进度。甚至每个部件的下料长度,也能以动态图的方式呈现。

“干了多少活,一清二楚。大伙都拉满弓、铆足劲,按生产节点完成任务。”钢筋加工师傅高德才告诉记者,运用数控等技术,加工钢筋零部件可实现自动上料、自动焊接、网片自动加工等。过去这道工序需25人,现在只需五六人。

入场施工半年来,制梁场已投入27项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建设了智慧指挥中心,实现对人、机、料、法、环等全方位无死角实时监控,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控”,使每个施工环节“可视化”。同时,也推动劳动竞赛更安全、更高效、更节约。数十种规格的钢筋零部件,过去需要30名工人,绑扎成箱梁“骨架”。现在13名工人每天能绑扎两套,最终浇筑成每片重达700多吨的箱梁,承载高铁飞驰而过。

通过传感采集设备,制梁场实时将箱梁吊机运行全过程数据留存至数据平台服务器,不仅有效预防龙门吊机械超重超载、碰撞等安全事故隐患,也让安全看得见,事故可留痕、可追溯。(刘建林)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