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资料图片)
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不断做实对新就业群体的关爱措施和权益保障。建设温馨服务驿站、提供各类定制服务、鼓励参与基层治理……一项项创新举措,让新就业群体在这座城市里既有地方歇脚,更有服务暖心,安全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
湖北省武汉市两江交汇、九省通衢,是交通枢纽城市。随着经济发展,全市快递、网约出行、网约配送等新就业群体快速增长。近年来,武汉市依托服务驿站,做实对新就业群体的关爱措施和权益保障;创新参与机制,积极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治理,让新就业群体在这座城市更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打造温馨驿站
开展关爱服务
“我们希望能有个落脚的地方。”在武汉市武昌区南湖街道党工委召开的“小哥恳谈会”上,南湖街道辖区外卖平台站点负责人王勇说,他所在的站点仅30平方米,日常管理150名专送骑手,高峰时段,过道都“塞满了人”。快递小哥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安稳一点,安安心心送好单”。
南湖街道地处武昌区商业中心,便捷的生活居住圈吸引了10万人在此安居乐业,也孕育了蓬勃兴起的新业态,辖区有33家新业态品牌机构、29个站点,500多名新就业群体人员。
如何把小哥们的“漂泊感”变成“归属感”?2022年以来,街道党工委3次召开“小哥恳谈会”。落脚的地方选在哪?大家纷纷支招,最后小哥们一致决定:“泛悦坊商圈是我们跑单最多的地方,又在南湖的中心区域,在这里落脚最方便!”
泛悦坊商圈是辖区地段最繁华、生活最便利的区域,寸土寸金,在街道党工委的发动下,商圈业主方主动提出无偿提供120平方米的临街门面,用于服务新就业群体。
2022年4月,武昌区南湖街道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江城蜂巢”建成开放。驿站内设置有停车充电、饮水补给、休闲小憩、图书阅读、风采展示、普法宣传、积分兑换、员工招聘等8个功能区,骑手们有了一个冷可取暖、热可乘凉、饭可加热、累可歇脚、伤可用药的暖心场所。
南湖街道“江城蜂巢”驿站建成以来,依托小程序实现24小时自助开放,服务新就业群体1万余人次。以驿站为纽带,小哥们组织了志愿服务队,泛悦坊商圈日均客流由1.6万人次提高到2.1万人次。
晚上10点,快递小哥张雷雨自助扫码进入武汉市汉阳区琴断口街冯家畈社区汉商21世纪“阳小驿”。这间约100平方米的驿站,饮水机、微波炉、冰箱、应急药箱、维修工具箱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这里是汉阳区首个智能化“阳小驿”,24小时免费开放不打烊,日均服务近百人次。目前,汉阳全区有143个“阳小驿”,在“江城小蜜蜂”信息化平台和手机地图软件均可查询位置。
针对新就业群体灵活多元的特点,武汉市精准有效地开展关爱服务措施。武汉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市充分整合各部门资源力量,结合现有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驿站、司机之家、户外职工驿站等空间资源,分3类建成600余个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阵地,提供避暑取暖、歇脚充电、饮水就餐等基本服务,以及子女托管、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特色服务。
提供定制服务
满足更多需求
在南湖街道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快递小哥们正在开集体“生日会”,摘下头盔,戴上生日帽,唱生日歌、吹蜡烛、吃蛋糕。“我是洪湖人,来武汉11年了,头一回这样和大家一起过生日。”快递小哥王景说。
随着各个驿站越建越好,周边企业纷纷捐资捐物,新就业群体“关爱服务联盟”应运而生。这次生日会就是南湖街道“关爱服务联盟”组织捐助的。
“歇歇脚”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还要“暖暖心”。武昌区成立“新就业群体关爱专委会”,为新就业群体量身定制了“送安全、送健康、送保险、送岗位、送法律、送清凉、送温暖、送科普、送团圆、送祝福”的“十送”服务,制定年度服务活动清单。社区医院送来防暑药品,消防站送来消防器材使用培训,科协提供科普小课堂,司法局提供法律咨询权益保障……
“我想学门新手艺”“希望多组织些活动”……冯家畈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刘珊珊打开“阳小驿”说事群,正在征集意见。“2022年以来,应大家的要求,汉商21世纪‘阳小驿’先后组织健康体检、技能培训、心理咨询、相亲交友等20余场服务活动。”
“服务可定制是因为我们后援团强大。”刘珊珊介绍,社区整合多方力量为新就业群体送服务,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辖区企业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加入后援团,提供法律援助、相亲交友等7类免费服务,小驿站撬动了大资源。
武汉市积极推动职能部门资源服务平台下沉,创新“两医两险两援”关爱措施。截至目前,已划拨专项资金向2.7万余名新就业群体人员赠送武汉城市圈“职工重大疾病医疗互助”,明确23家定点医院开通医疗急救“绿色通道”;1万余名快递员优先参保工伤险,年列支经费780万元为新就业群体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进行补贴;为新就业群体开展各类法律和心理援助活动。
创新激励机制
参与基层治理
归属感激发参与感,越来越多的新就业群体人员愿意为社区出把力。2022年9月,武昌区南湖街道“江城蜂巢”驿站组建“小区轻骑兵”志愿服务队,杨爽率先报了名。一次送餐时,他发现佰港城桥下路障石墩断裂,机动车开上人行道影响交通,赶紧拍照上传“江城小蜜蜂”平台。第二天路障就得到了修复。通过随手拍、随手报,小哥们获取积分、兑换奖品,形成正向激励,擦亮志愿者名片。
硚口区汉正街集聚区综合党委招募义务送餐志愿者,只要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顺带义务送餐一次,就能在“幸福食堂”开设的“小哥窗口”享用一份平价午餐。黄运生欣然接受任务:“平时吃饭总是将就对付一下,这下好了,‘幸福食堂’安心又实惠,给老人送餐是举手之劳,自己吃饭的问题也解决了。”
近半年,汉正街新就业群体在“江城小蜜蜂”上通过“随手拍”报事120多件,参与“用心做”志愿服务500多人次。
汉阳区冯家畈社区依托“阳小驿”“江城小蜜蜂”等线上线下平台,吸纳新就业群体加入社区“随手拍”“递力量”等志愿者队伍,就近就便参与基层治理,每月提供“商圈街面巡查信息”150余人次。“阳小驿”不仅是歇脚充电的温馨港湾,更成为基层治理的前沿平台。新就业群体可以及时上报基层治理小问题,社区第一时间跟进处理。
2022年以来,武汉市针对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进楼入院、直接接触群众的特点,探索创新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搭建数字化平台,上线“江城小蜜蜂”小程序,开发“随手拍”“用心做”“蜂巢”等模块,集成在线报事、活动报名、诉求表达等功能,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异常情况预警、突发事件直报、社情民意传递等。目前已有2万余名新就业群体人员在平台注册报到,收集上报环境风险、安全隐患、治安线索等基层治理问题2123件。
武汉市委组织部发动党员骨干带动新就业群体担任“小巷顾问”“居民楼栋长”“应急防范员”等,利用服务积分制、线上积分商城等,引导新就业群体结合本职工作开展送菜送药、帮扶照料等日常服务。目前已组建快递、网约出行、网约配送等志愿服务队100余支,开展志愿活动650场,引导6148人次参与代办代领、助老助残等志愿服务,新就业群体日益成为基层治理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