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79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5家,市级以上科技研发平台127家,总量均位居全市第一,更在不同领域开创了40多项全国第一
特种机器人屡立新功,开诚智能应急救援、特种作业两大类机器人迭代更新,在国内外防灾减灾领域镌刻唐山印记;
汇中仪表持续创新,多种原材料在研发实验阶段相继实现百分百国产化替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系产品改变了超声测流行业“大路货”多、“高精尖”少的局面;
中小企业获得保函授信,百川集团与交通银行唐山朝阳道支行达成合作,为园区内中小企业开立保函,提供2个亿的资金授信,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深度融合,赋能创新发展;
……
近年来,唐山高新区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广大科技工作者奋勇登攀,科技创新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全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79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5家,市级以上科技研发平台127家,总量均位居全市第一,更在不同领域开创了40多项全国第一。
培育“专精特新”,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物联网设备终端在采集供热现场的环境数据后,经由大数据分析并结合智慧供热系统,可以实现取暖用户智能化供热平衡调节。”在位于唐山高新区的汇中仪表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门负责人正向到访的客户代表们介绍公司最新研发的基于5G和大数据技术的供热末端平衡调节设备。
在唐山高新区,像汇中仪表这样瞄准新赛道,向创新要价值的主体越来越多。近年来,全区创新主体持续推进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行。
创新主体培育取得新进展。通过进一步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培育力度,有效调动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性。今年以来,高新技术企业申报113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60家,占全市总量55%;培育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入库项目11个,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
引进科技成果和大院大所实现新突破。持续深入组织开展“四个一百进唐山”活动,积极拓宽渠道,大力引进京津等地的大院大所和科技成果。截至目前,引进西安交通大学自动化学院控制工程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机构)4个,北京石油化工大学船用管机器人智能焊接关键技术等科技成果5个。
科技创新要素支撑更加有力。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当“机器人+”赋能产业转型、智慧城市软硬件让百姓生活更智慧,“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护航群众健康,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和新型业态竞相涌现的背后,是众多科研人才的默默付出与不懈努力。近年来,高新区科技创新的要素支撑更加有力。科研人员量质齐升,研发设备日益精良,研发经费持续增长。
搭建众创空间,加大创新平台建设力度
日前,在唐山微米创业园召开的一场创新创业交流会上,年轻创客围坐一堂,畅聊如何研发新产品,形成核心竞争力……其间,创业园负责人刘淑英带来了好消息:园区入驻企业的新项目“环保e诊”“智能化料场管理系统”“Smart Robot AI教育基地”分别荣获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河北省唐山市选拔赛暨2022唐山创业创新大赛的一等奖和优秀奖。这是唐山高新区创新平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该区着力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培育提升计划,加快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不断壮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规模,支持运营状况良好的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争创省级、国家级平台,健全完善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截至目前,全区建成13家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
提高孵化载体数量和质量。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势,围绕“京津孵化、唐山产业化”做文章,通过品牌引进、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等方式,推动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快速发展,大幅提升全区孵化载体的档次和质量;积极出台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引导奖励政策,拓宽孵化载体发展渠道。
推动专业化创业孵化载体建设。专业化创业孵化平台是未来孵化平台发展的趋势,支持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围绕优势学科、优势产业领域建设专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支持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加快产业链招商,建设服务区域中小企业发展的专业化孵化器。支持综合型孵化器、众创空间面向重点领域实施精准孵化;支持孵化载体建设公共技术研发、重大关键装备、生产制造服务、检验检测、科技金融服务、惠企政策等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全区孵化载体的公共服务能力。
鼓励孵化载体引进各类服务机构和加强国际合作。鼓励支持各个孵化载体制定入驻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积极遴选和引进优质服务机构进驻,利用服务机构的专业特长,延伸孵化服务功能,提高孵化载体服务能力。支持孵化载体特别是国家级孵化载体,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与国外孵化机构、高校、企业等开展合作,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孵化载体的运营模式和管理经验,力争在引进先进管理人才、优质项目、引入外部资本等方面取得实效。
聚合全链条服务,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畅通成果转移转化通道,有利于实现从前沿技术到先进生产力的转化。”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开元、开诚、汇中、震安等一批龙头项目接续竣工投产,该区已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焊接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超声测流仪表、智能减隔震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同时,努力为众多科技企业搭建成果转移转化平台,让科研成果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特别是今年以来,高新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从核心技术到高端产业,创新创业按下快进键,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正在为高质量发展赋能提速。
唐山旭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业赋能平台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通过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对各类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分析并形成智能反馈,推动形成全新的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为提升工业的装备管理与维护水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供基础决策依据,加快了工业智能制造的步伐。
唐山达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慧消防物联网平台项目综合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通信网络,对消防设施、器材、人员等状态进行智能化感知、识别、定位与跟踪,实现实时、动态、互动、融合的消防信息采集、传递和处理,通过信息处理、数据挖掘和态势分析,实现城市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社会单位数字化管理、灭火救援管理、消防“一张图”实战指挥平台。
在近日省工信厅公布的2022年河北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支持项目名单上,这两个项目分别获得奖补资金160万元、97万元,在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中崭露头角,成为唐山市仅有的两个获奖项目。截至目前,高新区共有6家企业的项目先后入选河北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支持项目名单。
全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也更加完善,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政策深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持续活跃。截至6月底,辖区有效发明专利646件,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64件,均居全市第一。高新区大地,科技创新处处催生强劲动能。(刘禹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