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园)和北京植物园(北园)在现有条件基础上,经过扩容增效、有机整合,成为一个总规划面积近600公顷的国家植物园,实现了几代植物学家的梦想。一个集植物科学研究、迁地保护、资源开发、科学传播和园艺展示等功能为一体,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正向我们走来。

溯源

国家植物园为何选址在北京?

三大硬核优势加持

中国是全球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已知的高等植物有3.7万余种,大约占全球的十分之一。

早在1954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0位青年科技人员就向毛主席写信,提出建设国家级的北京植物园。

1956年,国务院批复设立北京植物园,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北京市园林局共同管理。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国家植物园的设立和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1年10月12日,中国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本着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

2021年12月2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北京设立国家植物园。

为什么把国家植物园建立在北京?国家植物园(北园)执行主任贺然表示,将国家植物园设在北京,具有三大优势:

首先,国家植物园建设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国家植物园是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标志,在国际交往中可发挥重要职能。目前,世界范围内有40余个国家设有国家植物园。主要发达国家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大多在首都设有国家植物园。

其次,创新院地合作模式为国家植物园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北京设立国家植物园,由国家林草局、住房城乡建设部、中科院、北京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依托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北京市植物园现有资源构建南北两个园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挂牌、统一标准。双方强强联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由中科院和北京市政府成立理事会,形成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管理模式。

第三,北京现有资源为设立国家植物园提供了保障与支撑。此次国家植物园落地在北京,将依托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北京植物园合作共建。其中,原北京植物园共收集我国重点野生保护植物170余种,包括望天树、杜鹃红山茶、德保苏铁、珙桐、水杉等近40种一级保护植物。丰富的植物种类、一流科研团队为国家植物园的设立提供了保障与支撑。

变化

国家植物园有啥不一样?

两个颐和园大小珍稀植物近千种

对于游客来说,国家植物园挂牌,仅仅是换块新牌子吗?这可不是。

■ 植物园面积更大了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南园)和北京植物园(北园)在现有条件基础上,经过扩容增效、有机整合,总规划面积达到近600公顷,差不多有两个颐和园那么大。

■ 植物种类将更丰富

目前,国家植物园已收集各类植物1.5万余种,迁地保护水杉、珙桐等珍稀濒危植物近千种,未来收集代表植物及珍稀濒危植物3万种以上;拥有亚洲最大植物标本馆、6个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和国际海棠品种登录权……在植物科学研究、迁地保护、科学传播、园林园艺展示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 具有拯救濒危植物和植物迁地保护的重要职能

国家植物园科普馆馆长王康告诉记者,迁地保护是指通过引种、扩繁等手段将濒危野生动植物从原生地中转移到条件良好的人工可控环境或适宜生境来实施保护。“我们针对植物濒危的原因开展不同的科研活动。比如有的植物是因为种子传播有问题,有的是因为授粉有问题,有的则是因为生态环境的变化不适合生存了……我们会研究植物的濒危机制,然后到植物园里进行繁育,对它的繁殖材料,包括种子、枝条或者花粉等进行保存,最后再把它送回到原产地,让它的种群能够健康地繁衍下去。”

观景

园内赏醉人春色 温室看珍稀植物

目前,国家植物园内的桃花、丁香、海棠、郁金香等都已进入最佳观赏期。100余个品种20余万株郁金香形成一片绚丽多姿的花海。海棠园内近千株海棠红似烟霞,白若飘雪,这里也是目前中国最大、收集品种最多的海棠专类园。花王牡丹也即将登场,这里栽植有300余个品种5000余株牡丹,九大花色一应俱全……

北园热带展览温室“万生苑”占地5.5公顷,是我国北方地区面积最大的单体玻璃温室,游客可以看到热带雨林植物、沙漠植物、四季花园和专类植物,展示植物达到3100种6万余株。世界三大珍稀濒危旗舰植物——海椰子、千岁兰、巨魔芋都齐聚在此。水晶宫般的温室内地形起伏,小路蜿蜒,瀑布飞虹,溪水潺潺,千姿百态的植物形成赏心悦目的景观。

南园展览温室收集展示热带和亚热带植物2000余种(含栽培品种)。这里不仅展出菩提树等与新中国外交相关的国礼植物,还有红皮猴面包树、何其美鹿角蕨等科研人员从国外引种收集的珍稀植物……

还有一处著名景区是樱桃沟。沟内种植着北方地区最大面积的水杉林。每年夏季,这里会形成一幅溪水潺潺,树木葱茏的独特风景。

规划

让更多珍稀植物 回归自然受保护

与一般公园不同,让更多的珍稀濒危植物回归自然,是植物园的使命与职责。

国家植物园科普馆馆长王康告诉记者,未来,国家植物园将充分发挥植物迁地保护和科学研究的核心功能,重点收集三北地区乡土植物、北温带代表性植物、全球不同地理分区的代表性植物及珍稀濒危植物3万种以上,覆盖中国植物种类80%的科、50%的属,占世界植物种类的10%;收藏五大洲代表性植物标本500万份,覆盖中国100%的科、95%的属。陆续完成植物科学研究中心、迁地保护研究中心、五洲温室群等项目,建设28个特色专类园。

国家林草局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逐步实现我国85%以上野生本土植物、全部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得到迁地保护的目标,有效实现中国植物多样性保护全覆盖和可持续利用。

珍稀濒危植物

“沙漠章鱼”

千岁兰

千岁兰主要分布在降水量极少的纳米比亚和安哥拉沙漠中,数量少,寿命长,又处于裸子植物演化成被子植物的过渡环节,极具学术价值。现在国家植物园已经掌握了千岁兰栽培的完整技术,拥有了两株20岁以上的植株和6株8岁以上植株。

“食人花”

巨魔芋

巨魔芋有着世界上最大的不分枝花序,开花十分罕见,开花时散发一股腐肉的气味,佛焰苞也变成深紫色腐肉的样子,所以有人称它为“食人花”。2011年和2013年,在原北京植物园,巨魔芋曾两度开放,在世界范围内实属罕见。

“植物界大熊猫”

兜兰

万生苑内有一对“金童玉女”——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杏黄兜兰和二级保护植物硬叶兜兰。兜兰素有“植物界大熊猫”之称,是兰科植物最具欣赏价值的物种之一,而杏黄兜兰因其非常罕见的杏黄花色,填补了兜兰中黄色花系的空白。

“活化石”

水杉

水杉是世界上珍稀的孑遗植物,素有“活化石”之称。远在中生代的白垩纪,地球上就已出现水杉类植物。中国首次采集到水杉标本是1943年。水杉的发现为研究古植物学、古气候学、古地理学及地质学都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

揭秘

银杏水杉为主体

Logo体现生态保护

国家植物园标志(Logo)昨天也正式亮相。该标志由著名艺术家韩美林设计和创作,以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特有珍稀植物——银杏和水杉作为主体图形,寓意具有国家代表性与珍稀濒危植物的代表性,体现了植物保护和生态生命理念。

银杏和水杉均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中的一级保护植物,是第三、四世纪冰川孑遗植物,均被称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树种,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银杏和水杉在国家植物园南北两园均有大量保育栽植。其中北园的黄叶村和树木区有银杏保育区,在盆景园和卧佛寺有多株银杏古树,最长树龄超过1000年;北园樱桃沟和南园园区有水杉保育区,水杉是1941年中国植物学者在湖北利川谋道镇首次发现后,于上世纪70年代初引种到北京,现在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水杉保育林。

在螺旋结构之外是“C”形的炫动笔触,既是中国英文单词“CHINA”的字首,象征了中国与国家级的识别,也使得图形整体更加紧凑、一体。此外,也是植物藤蔓枝叶与植物种子(图中为银杏的黄色果实)的抽象表现。

设计方案体现了自然生态平衡的理念,采用上下平衡的螺旋线构成格局,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老而朴素的哲学形式描绘自然世界,巧妙借助了植物形态的艺术变形与可塑性处理,将水杉和银杏叶均衡于一个适合的整体。这种设计表达出关注自然生态平衡与和谐、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这也是国家植物园的使命之一。

这种设计亦是全球生命共同体的体现。整个构图为圆形,象征我们生存的地球。地球上的植物是万物存在的基础,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保护好植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保护地球上的其他生命。

服务

购票须知

■ 购买国家植物园票,请关注“国家植物园购票平台”公众号,提前预约购票。

■ 国家植物园全价票10元、半价票5元,可游览南、北两个园区。国家植物园北园全价票5元、半价票2.5元,北园成人套票50元、半价票25元(含北园大门、展览温室、卧佛寺),仅可游览北园区。

■ 北京市公园年票仅适用于北园。

开放时间

■ 国家植物园南园:

8:00开园,16:00停止入园,17:00闭园。

■ 国家植物园北园:

3月16日至11月15日6:00开园,20:00停止入园,21:00闭园。

11月16日至3月15日6:30开园,18:00停止入园,19:00闭园。(代丽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