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菜行业市场投资情况如何?近年来我国餐饮业市场规模持续壮大。虽然2020年受疫情影响,我国餐饮行业收入有所下降,但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国民消费热情被点燃,餐饮市场规模逐渐恢复。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餐饮市场规模已恢复至4.7万亿元,同比增长18.6%。


(资料图)

酸菜的加工不仅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且对分布于湖南、四川、广西、贵州等地的芥菜等植物资源和农产品价值,予以有效提升,是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方式。单杨建议,以酸菜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企业应引以为戒,将食品安全重点防范的链条前移,对原料的真实性与安全性,实施更严格的管理,从源头切实建立起严格的可追溯、可追责的质量安全体系。

目前我国酱腌菜的发展趋势基本是在保持传统酱腌菜的品种和风味的同时,开发生产出符合现代消费者口味的低盐、低糖、清淡和营养的产品,并根据消费者的需求配制成不同风味,不同口感的产品,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同时,酱腌菜的包装也向着多元化发展,特别是在提高小袋包装的档次上,不仅能够保持酱腌菜的色、香、味,而且不添加任何防腐剂也可将保质期延长到半年以上。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国酸菜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分析显示

2023酸菜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酸菜工业化生产中如何快速处理和保藏蔬菜?如何提高生产的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单杨表示,传统工艺的工业化不是简单的传统工艺放大,随着规模放大,土窖腌制酸菜的工业化加工,需要解决机械化出入池、清洁化生产、高盐废水处理以及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系列问题。单杨建议,科技界与产业界携手,共同推动酸菜行业更好地向现代化加工迈进。

近年来泡菜作为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的佐餐开胃食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消费者的喜爱,使得产需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泡菜行业产量为745.44万吨,销量为709.26万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居民家庭调味品的人均消费量也在逐步提升,人们对于主食和菜肴的种类不断创新,主要体现在调味品的选择和使用上。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调味品的总产量已经突破了1000万吨,其中酱腌菜总产量突破了300万吨,成为了食品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参加中国调味品协会百强企业统计的数据中也不难发现,酱腌菜企业的年产量也是逐年增长的。

我国酸菜的加工工艺目前仍处于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状态。单杨介绍,土窖腌制的酸菜作为酸菜产业中的初加工原料,还需要通过清洗、脱盐、脱水、整理、调味、包装、杀菌和冷却等工序进行再加工,抽样检验合格后才成为酸菜产品。单杨表示,如果规范操作和监管到位,其食品安全是可控的,但视频曝光出的管理粗放、卫生条件差等问题不容忽视,同时高浓度的盐水排放也会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压力。

随着产需规模不断增长,我国泡菜行业市场空间也逐渐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17-2021年,我国泡菜行业市场规模呈稳定增长趋势。2021年我国泡菜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501亿元上涨至650亿元。

我国酸菜行业市场规模虽然稳步增长,但集中度仍然较低,市场较为分散,目前行业内大部分为家庭自制或者小作坊式生产,品牌化率低。在行业市场竞争格局中,吉香居位于龙头地位,占整体市场规模比重的1.2%;川南酿造和惠通食品占比分别为0.92%、0.37%。

尽管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酱腌菜有逐渐淡出正餐的趋势,但老话说“喝白粥吃馒头,大荤大肉不太合适”,再加上在外漂泊的游子们对一口家乡味道的怀念,这类风味特别的食物还是具有相对广阔的市场。

在国内酸菜行业市场中,企业营收规模均在10亿元以下,其中吉香居收入规模在8亿元左右,重点市场覆盖了27个城市;味聚特收入规模达到4-5亿元,市场主要在北京、广州、上海等沿海沿江地区;惠通收入规模为1.4亿元。

中国经济网舆情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1月1日至12月23日共监测到与“土坑酸菜”相关的纸媒报道771条,新闻网站文章7.2万余篇,手机APP消息4.9万余条,微信公众号文章2.9万余篇,微博原发、转发20.7万余条,博客53篇,论坛发帖1188条。

目前国内酸菜市场年需求量为9000万吨至1.5亿吨,正处于增量阶段。2020年,我国酸菜市场规模达到83.3亿元。若算上上下游的附加产业,酸菜市场空间更加广阔,预计仅酸菜鱼产业规模在2024年就将达705亿元。目前我国有超过4.8万家酸菜相关企业,其中江苏最多,接近8000家。从成立时间来看,成立于5年以内的酸菜相关企业占比57.84%,其中成立于1年以内的占比9.14%。

酸菜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在酸菜现代加工工艺中,蔬菜的腌制、发酵与保藏一般要求在大型腌制池中进行,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处理和保藏蔬菜,品质也更加稳定,在保障产品的安全与质量的同时,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土坑腌制酸菜属于原始的、分散的初级加工方式,难以适应现代食品工业的需求。

另外未来由于餐饮连锁化率不断提升,叠加“懒宅经济”、疫情等影响,预制菜的热度大幅度上升,且疫情加速了消费市场对于预制菜的认知,我国酸菜鱼预制菜市场将迎来发展机会,从而也将带动酸菜市场的发展。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酸菜鱼预制菜线上线下市场总规模达到67.1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204.7亿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近年我国酸菜行业市场规模虽然稳步增长,但集中度仍然较低,市场较为分散,目前行业内大部分为家庭自制或者小作坊式生产,品牌化率低,企业营收规模均在10亿元以下。在行业市场竞争格局中,吉香居位于龙头地位,占整体市场规模比重的1.2%,收入规模在8亿元左右,重点市场覆盖了27个城市;其次为川南酿造和惠通食品,占比分别为0.92%、0.37%。

更多酸菜市场前景及现状消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国酸菜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