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记者从省互花米草除治工作专班获悉,14日全省共完成互花米草除治面积128亩,均为宁德市当日除治面积。至此,全省全面完成了除治任务,比计划提前8个月完成,累计除治面积136620亩。
互花米草是全球最危险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上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后,互花米草在我省沿海滩涂快速蔓延,严重影响了我省滨海湿地生态安全和群众生产生活。
去年9月,我省印发《福建省互花米草除治攻坚行动方案》,提出分区域、分年度迅速掀起除治攻坚行动。攻坚行动的总体目标是“一年明显见效、二年基本除治、三年完成修复、长期加强管护”。在除治环节,全省应于2023年9月底前,基本完成现有互花米草除治。
“我们建立了除治图斑台账和‘一日一调度通报、一月一督导推进’工作机制,实行销号管理。”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说,截至目前,省、市、县(区)共计开展督导404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建议。
自除治攻坚行动开展以来,省级财政共下达补助资金2.5亿多元,全省累计投入作业施工机械设备近千台,组织4.8万人次参与除治。各地还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模式,组织本地劳动力参与,带动群众就业1.8万人,发放劳务报酬0.4亿元。
记者从省林业局获悉,为巩固除治成效,将组织各地在3至4月互花米草萌发期开展全面自查,省级专班于4至5月组织开展“回头看”督导。6月底,还将组织技术人员运用无人机航拍,结合遥感影像数据和地面人工核查,开展监测评估。
在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方面,我省实行常态化监督考核与报告制度,同时要求各地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地面网格化巡查,逐个斑块进行自查。
按照要求,各地应于5月底前完成生态修复方案编制,明确除治后每块滩涂的利用方式。今年全省互花米草除治后生态修复提升的任务为1.75万亩,其中营造修复红树林0.87万亩。(记者 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