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张子琪/文图


(资料图片)

进入农历二月,河南周口太昊陵广场上便基本没有昼夜的分别。

早上五点,花41万拍下今年“网红摊位”的摊主马郝君便起身为忙碌的一天做准备。虽然前一天晚上拉近凌晨0点才收摊,但是焦虑却使她整夜没合眼。

“睡不着”是拍下网红摊位的摊主都出现过的情况。

2021年,摊主张雨花了27万2拍得摊位,坦言那时压力大到几天没合眼;2022年,摊主张建淮以98万天价拍下摊位,24小时不停盯上货、盯生产。

“能不能回本”是这些摊主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因为拍下C位的摊主们卖的都是淮阳当地特产压缩馍,它的售价较低,大的一元一个,小的一元能买三个。

在微薄的利润下,走量是摊主们唯一的出路。而二月二的庙会,就是他们最大的“战场”。每年从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来自全国各地的香客都会到太昊陵进香,2008年时,这里曾以82.5万人次的游客到访,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而 “网红摊位”就处于太昊陵广场上的C位。因为竞价屡创新高,使得每个拍下这个C位的摊主从得手的那一刻便被赋予了无形的话题,成为网红和流量拥簇的中心。

在流量面前,庙会上的C位,无疑是每个摊主最想抢到的位置。而从竞拍的那刻起,属于广场上一年一度的广场商战,便拉开了帷幕。

在淮阳城里的太昊陵庙会

竞拍

2023年的竞拍开始前,摊主们便能从网上感受到,今年的火药味似乎比往常更浓一些。因为是疫情政策放开后的首场庙会,不少人都预测,这次竞争将格外激烈。

在社交媒体上,摊主们关于竞拍放出的“狠话”也早早传开。作为竞拍场上的老面孔,张雨、张建淮早早表态,将会参与竞拍。曾以98万拿下摊位的张建淮更在采访中表示,准备了“200万”强势入场。

许多河南省内甚至省外的网红更是嗅到潜在的流量,也纷纷在网上表示将高调参与。更有人放话,“准备了500万,一定要拿下C位。”竞拍还没开始,网上关于出高价拍摊位的氛围已经被营造得紧张了起来。

等待进场的竞拍者

于是,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2月16日的首场拍卖。竞拍开始前,会场楼下早早聚满了前来参与竞拍的店主和媒体。入场后,会场的位置被拿着入场券和号码牌的竞拍者坐满,来晚的只能挤在后排走廊的过道台阶上。

大会开始后,主办方给所有拍卖者展示了今年太昊陵广场上摊位的分布,表示今年的摊位和往年有着很大的区别。原本在广场西侧的摊位被整体挪到广场东侧,在原本主广场上南北两排摊位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列。

最受关注的C位编号是61。这里与太昊陵景区入口同侧,且距离最近。在这个C位对面,也有两个位置不错的打头位,分别是118号和158号。

第一场竞拍开始,C位61号作为首场的首位,第一个开始竞价。摊位起拍价5000,随着主持人的口令,场下竞拍者抢着举起牌子。

没有犹豫,张建淮也将手中的号牌举起,随着主持人不停报出价格,他没有落手的意思。没过几轮,叫价便破了20万,场上举起的号牌越来越少。

竞拍前一天,张建淮早早便去广场上考察。他觉得这次的C位没有去年他拍的位置好,“摊位整体都外移了,而且同一排还多了几个竞争位。”

即便如此,张建淮还想再试一试。他一口价喊出了38万的价格,此时场上举起的牌子纷纷落下,只剩下距离他不远的777号牌再次出价。

777号竞得C位

“39万”对方再次报价,张建淮立刻喊了40万跟上。对方没有收手的意思,喊到41万。

思考了一下,张建淮落下了号牌。随着主持人三次询问,场上再无其他出价。手起锤落,C位得主就地出炉。

41万摊主马郝君:压力大到睡不着

举着777号牌子的便是周口本地卖压缩馍起家的马郝君的家人,他们不但拍下了瞩目的61号摊位,118号、158号也被他们收入囊中。

拍下摊位后的马郝君,一下楼便被出口等待的媒体围了起来,虽然面对镜头有些紧张,但她还是表达了拍下这个位置的兴奋劲儿。当天下午,马郝君和家人便拉着一车做好的压缩馍,到刚刚拍得的61号摊位前,给路过的行人免费发放,当做拍下摊位的庆祝。

竞拍后被人群围住的马郝君

对于41万的出价,马郝君心里有底。今年元宵节的时候,她就在这个摊位上卖压缩馍,对这个摊位的客流量和价值都很清楚。竞拍前,她给自己心里底价设定到50万,所以到手价还在她的接受范围之内。

算过成本,马郝君预计可以在庙会开始后的十几天内回本。如果加足马力干到三月三,完全可以靠这个好位置赚到钱。

虽然这笔账已经在马郝君心里翻来覆去算了许多遍,但是竞拍成功的第一天晚上她依然失眠了。闭上眼睛,她脑子里不停闪过各式各样的担心,太昊陵广场上露天的摊位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如果碰到下雨,人来的少,回本就有风险......

摊位前的马郝君

不过,竞拍带来的流量倒是给了马郝君一些宽慰。庙会还没开始,她的61号摊位前便陆陆续续聚集了来打卡的游客和网红主播,有人直接把自拍杆支在了摊位前面,开起了直播。

马郝君更是忙到没有一刻闲得住。拍到摊位的第二天她便出摊了,从那之后她便一直戴着一顶红色的帽子。几乎没有时间吃饭、睡觉的她更抽不出空挡洗头,便用帽子把头发收起来。

因为摊位上生产的压缩馍都是自家作坊的工人手工生产的,马郝君需要两头盯,家里的生产不能落下,摊子上的生意也得顾着。

早上五六点,她和家人从作坊出发,将前日生产好装起来的压缩馍用三轮摩托运到太昊陵广场上。上完货,赶着第一波到太昊陵上香的游客陆陆续续便开始出现在广场。

提前几日便开始备货的马郝君还是低估了首日的客流量。游客在上午十点左右到达高峰,来往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将摊位围得水泄不通。

到了下午三点半左右,马郝君摊位上的馍就空了。没有了存货,马郝君只能催着作坊生产。看着空出来摊位,她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到了晚上十一点多,太昊陵广场上还有零星的游人在摊位前买着特产。网红主播们披着军大衣陆续登场,在广场上支着灯架直播。不少推车叫卖的夜宵摊也推着摆满食物的车子出动,等着凑热闹的游客和网红光顾。

送走摊位上最后几个顾客,马郝君开始收摊。“今天一天估计买了7、8万个压缩馍”,来不及数钱的她也没有时间计算一天的具体收入。她熟练地用干净的笼布将剩余不多的压缩馍盖起来,再用塑料布裹好。

深夜的广场上起了风,吹得行人都缩着脑袋。马郝君的脸被刮得红红的,交代了一名工人留在摊位旁的小屋里守夜之后,她便匆匆忙忙地离开,继续为第二天做准备。

27万2张雨:直播是网红教我的

比起马郝君,前两年的两位C位摊主今年都显得轻松了一些。

作为“过来人”,他们经历过了C位的压力,也在压力的作用下,探到了自己的路子。

张雨是2021年的C位摊主,也是第一个在广场上因为竞拍摊位“火”起来的人。他用27.2万拍下摊位之后,经过网上的发酵传播,一下子让他成为了红人。

张雨在自己的固定摊位前直播

“现在想想当初27万2花的都后怕。”张雨说,当初拍下摊位的时候,自己什么都不会,就是靠着一股莽劲硬着头皮拍了下来。钱花出去之后,压力大到几天睡不着,嘴上起满了火泡。

流量带给张雨的改变是巨大的。出名了之后,许多媒体和网红主播都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他,更有一些人直接跑到淮阳找他,找他拍视频或直播。

一开始张雨也被这种突然的关注吓到了,但是他逐渐摸索到了其中的门路。对自媒体、网红、直播没有概念的他,摸索着开了自己的账号。从那时开始,他开始将精力从线下转到线上,经过一个月的发力,还赚了几万块钱。

庙会摊位前的张雨

顺着打造网红品牌的这条路子,张雨开始坚持网络直播。因为广场上人多拥挤,大多时候张雨都需要扯着嗓子喊,所以他的声音一直哑哑的。2022年,他在医院检查出了声带结节,因为忙,到现在也没来得及做手术。

随着知名度的增加,张雨的身份也从一个卖压缩馍的摊主,开始有了更多变化。因为口才好,再加上为人比较热情。他在太昊陵广场上的派出所里担任了治安网格员的职务,平时在广场上巡逻,遇到有发生矛盾的情况帮忙在中间调解。

张雨的社交账号也从介绍压缩馍,变成了推广老家淮阳。2023年初,他被评选为淮阳区政协委员,肩膀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

参加政协会议后,张雨将自己捧着荣誉证书的照片发上了社交平台。照片里他穿着笔挺的西装,脸上依然带着直播中熟悉的笑容。

98万张建淮:打响品牌

今年49岁的张建淮是三个拍下C位老板中,唯一一个70后。今年是他经营压缩馍生意的第19个年头,早在2018年,他给自己的压缩馍品牌申请了商标“伏羲坊”。

张建淮不但有自己的压缩馍生产作坊,还找了多个厂家,把自己设计的一套制作流水线生产了出来。他的作坊内机器劳动占了绝大部分的生产,两条流水线下来节约了不少人工。

说起自己设计的机器,张建淮言语中露着骄傲。流水线上,这台机器可以完成许多复杂的工序,将整片面饼切成圆形,然后淋上蜂蜜、喷洒芝麻,最后再有序地出到烤盘上。工人只需要将码好的烤盘放入烤炉,就可以完成整个制作步骤。

对于机电的熟悉来源于张建淮年轻时的积累。从部队返乡后的进入了当地的纱厂做电力相关的工作,没过多久便下海经商。

压缩馍生意是他从零开始做起的,因为勤奋又喜欢钻研,他的压缩馍慢慢成为当地许多店铺的供应商。在2022年拍下太昊陵庙会C位前,他便靠着稳定优质的出货量,有着良好收益。

摊位前的张建淮

2022年是张建淮想要改变的一年,做了十几年批发的他想要打出自己的品牌。于是,他在当年的竞拍上喊出了98万的天价,这个价格至今也是摊位竞拍的中最高的。

因为98万,张建淮收获了不小的曝光量。在大家都惊异于一元一个的压缩馍要如何在三十天内回本的时候,张建淮并不着急赚钱。他给在郑州一家直播公司工作的儿子打电话,喊他回来帮忙,他给儿子说,“如果你不回来,家里一套房就没有了,你看着办。”

其实把在郑州工作的儿子叫回淮阳来帮忙,张建淮也有私心。他希望儿子以后能接手自己的生意,虽然儿子现在不太愿意,但是他觉得,年轻人可以慢慢劝着。

于是,张建淮的儿子带着单位的一个小团队,专程赶回家,在庙会开始前建立了账号,开始进行网上直播带货的准备。

2022年第一次直播的张建淮

张建淮也没想到,网上直播的带货量超出了他的预期。仅二月二当天上午开播的两小时,便卖出了20多万个压缩馍。现货卖空了,只能上预售链接,到最后预售也排不上。

后来庙会因为疫情的影响,庙会开了11天就被迫中断,主办方也将剩余天数的钱款还给了摊主们。张建淮又拿到了60多万的租金,后来他算了一下账,每天的租金3万,线上线下的压缩馍卖下来,有所盈余。

今年的张建淮更加从容,他花了十几万拍了两个摊位,挂上了印着他人像的宣传横幅。依然有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挤到他的店铺前想要找老板合影聊天。

张建淮说,当初这钱花的值。“能借这个机会宣传我们压缩馍,宣传我们淮阳,98万一点也不贵。”

在压缩馍之外

如今,张建淮有着自己的新打算,他想要能把自己的品牌推广到全国,更希望能把他生产的压缩馍做成非遗。

作为土生土长的淮阳人,张建淮想把家乡的名声打响。有一次他带着媳妇出去旅游,有人问他从哪来,报出淮阳这个地方后对方表示从未听说过。从那之后,他便希望尽可能的给家乡做点什么,不但把自己的商标做出名,更把淮阳打出去。

二月二当天的太昊陵

“小的时候不能干,大了之后干不动,现在拼一把刚刚好。”聊起当前的状态,34岁的张雨说自己正是拼的年龄。

随着流量的增多,张雨更觉得身上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在变重。推广家乡也是他的心愿,在社交平台上,他把“淮阳”两字加在了名字前面。如今他成了家乡淮阳的一张网络名片,他也像一个导游一样不厌其烦地给外来的游客推荐景点,让他们吃馍的同时,别忘了赏景。

2022年底农民蔬菜滞销,张雨还利用自己的账号帮直播卖菜。他自己设计了具有网感的小桥段,教给村民台词,拍了许多有个性的视频。视频发出后,也引起了当地不少商超关注,帮助农民减轻了压力。

正处于今年C位压力下的马郝君也正在经历着变化。她刚建了自己的第一个社交账号,现在她面对镜头还有些陌生,录视频的时候还会因为记不顺词而磕巴。

虽然在互联网上是新人,但是在太昊陵摆摊却是马郝君家里几代人干了几十年的事业。因为外公在太昊陵上班,小时候太昊陵和周边的小广场就是她玩乐的地方。现在她的舅舅和亲戚们,也都在经营压缩馍的生意。

凌晨,马郝君骑着电三轮送馍

“以前在太昊陵摆摊的位置要靠抢。”马郝君说,从前家里为了赶在庙会上卖压缩馍,通宵在广场上占位。

几十年过去,虽然眼前的这个太昊陵广场已经和以前大不一样,经过数次修缮变得大气又宽敞。但是在马郝君心里,帮家里人做压缩馍,把家族的事业传承下去的心还是和几十年前一样——像没有流量的时候一样用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