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徐抒彦

虎年的脚步声已经临近,大街小巷的年味越来越浓,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受疫情影响,很多人选择留青过年。“我的春节我做主”,本期就让记者带您看看咱市北人的“朋友圈”,看看他们如何“花式”度过这个春节。

团圆 全家首次在青过年

“我是家里的老大,今年我跟他们商量了一下,请父母弟妹都来我家过年,一大家子十几口人都在一起团圆,多好啊。”今年41岁的张宪超说起春节计划,笑得一脸幸福。

据了解,张宪超老家是临沂费县的,以往春节每年都是回老家过年。今年担心疫情影响,他们打算一家人都在青岛过年。他说,大家都在不同的地方,一年到头也见不了几回面。

今年是全家人第一次在岛城过年,张宪超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他说,除夕年夜饭他要下厨做几道拿手菜,让大家尝尝鲜。“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其乐融融,这才叫过年。”张宪超笑着说。

过完了除夕,初一初二就计划带着老人孩子在岛城游玩一下,领略一下岛城的风光。

张宪超(右三)和朋友们给大家拜年。

除了跟家人团圆,春节期间,张宪超也计划跟朋友们相聚。张宪超在台东新开了一家甲鱼火锅店,店面开张才两个多月,店里的食材和卫生都很放心。春节期间要张罗朋友们在店里一起热闹一下。

民俗 学做花馍添喜庆

过年蒸花馍、枣饽饽,是岛城人不可缺少的习俗。春节临近,青岛洮南路小学四年级四班的学生杜舒涵跟着妈妈学起了做喜庆枣饽饽。杜妈妈在食堂工作,手很巧,会做精美的花馍、枣饽饽。妈妈耐心教,杜舒涵认真学,从揉面、塑形、按枣,每一步都做得有模有样。杜舒涵说:“妈妈告诉我,做花馍是咱青岛人过年的传统,尤其到了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制作形态各异的花馍、枣饽饽,为节日增添一份喜庆,为来年许下一份希望!”

杜舒涵展示和妈妈一起做的枣饽饽。

看着自己完成的花馍,杜舒涵特别开心,她说:“学习做花馍,不仅能为春节增添一份喜庆,还提高了我的动手、动脑和生活实践能力,与家人共同品尝美味的同时,我也体验了劳动的快乐! ”

学习 认真读书涨知识

学习贵在坚持,要持之以恒,虽然是在寒假期间,读书学习也不能松懈。青岛福州路小学六年级六班的学生孙千惠非常喜欢读书,今年春节计划要读两本书。“我读的第一本书是《汤小团之隋唐演义卷》,我从小就对历史有着一种特殊的喜爱,隋唐时代名人轶事特别吸引我,所以我选择读这本书。”孙千惠说,“此外,我还计划读《鲁滨逊漂流记》,这是世界名著,是英国作家笛福的作品。我还摘录过他的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这也是学校老师推荐的阅读书目,我会认真阅读,从书本中学到一些知识。”

孙千惠寒假期间认真读书。

坚守 一线忙碌不打烊

本来我们就是做服务行业的,过年期间,总是要有人坚守岗位的。今年春节,我们俩打算继续每天都出勤。”今年32岁的朱红玲说。据了解,朱红玲是一名饿了么外卖骑手,她和丈夫都是吉林人,在2021年7月份一起做起了外卖骑手。朱红玲说,夫妻俩今年是第一次在青岛过年。

准备出勤的朱红玲。

在忙碌之余,夫妻俩计划和朋友们在除夕晚上一起吃年夜饭,朋友们也是同行,大家在一起热闹热闹。“到时候大家忙完了,在一起聚聚,每人下厨做几道拿手好菜,大家一起聊聊天,看看春晚,守守岁,也挺热闹的。”

留青过年,温情满满,只要有爱,哪里都是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