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长期处方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提出对符合条件的慢性病患者实施长期处方政策,患者在家附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可以开到慢性病长期处方,处方量一般在4周内,最长不超过12周。记者近日在多地走访发现,这项政策受到患者的普遍欢迎。(11月8日央广网)

对门诊开药和出院带药进行严格限制,具有提高诊疗精准度、避免开药倒卖等作用。但此举的负面作用也不少,最突出的一点是,让慢性病患者不得不频繁跑医院,行动不便的老人影响更甚,他们上一趟医院,不仅自己遭罪,也需要家人忙前忙后。疫情期间,患者能不能按时外出、门诊是否正常开诊等,都充满变数,慢性病患者断药现象频繁出现,一度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相关部门就此出台便民政策,可谓恰逢其时、雪中送炭。

可是,也要看到,虽然“常跑医院”的烦恼或将缓解,但是“药不对症”的隐患也许就浮上水面。控制血压、调整血糖,有时面临“加一点太多、减一点太少”等情况,不仅药量随时需要调整,而且药效和副作用也需要动态观察。处方时间变长,也意味着观察与调整周期变长,药品的准确度与安全性或会降低。在精准医疗备受推崇、精确用药成为趋势的当前,尤需针对长期处方做好用药指导服务。

一张长期处方短则可管几周,长则可管几个月,如此将可大幅减少慢性病的门诊量,医生也会清闲下来。但若真是如此理解和应对,则颇易顾此失彼,让长期处方带上风险。便捷以质量和安全为前提,影响医疗质量和用药安全的任何措施,即使再便捷,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推出长期处方的初衷应该是,用医务人员多跑腿,换取患者少跑腿;用医保基金日常监管,来替代处方限制,使基金监管不影响用药;门诊医生的缺位,需要家庭医生来补位;部分医务人员变得轻松了,更多医务人员应加倍繁忙;医患面对面的服务少了,电话服务、自媒体沟通、互联网诊疗等就得多起来;诊室里减少的药事服务,要在慢性病管理方面得到补偿……如此方能扬长避短,将长期处方打造成“放心处方”。

某种程度而言,长期处方实质上是一次基层慢性病管理与药事服务的“动员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互联网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应将长期处方管理纳入其中,使之既有时间长度,又有服务深度。一方面,让用药便利程度和药品安全系数同步提升,慢性病患者不跑或少跑医院,也能获得高质量的用药指导和服务。另一方面,也促使药事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基层,从上到下形成更加完备的医药服务与保障体系,补齐居家用药指导欠缺这块短板。(罗志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