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燃烧的春天》珠海场如期在对白剧场上演,该剧由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与龙岗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出品、深圳市戏剧家协会与龙岗区戏剧家协会联合制作,在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资助下与龙岗区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下,从9月开始到10月,不间断在各地巡演,将近三十年改革开放浪潮中深圳逐梦前行的峥嵘历史再现于舞台上,向奔向美好生活而拼搏奋斗的人民致敬。
《燃烧的春天》聚焦深圳市龙岗区龙岙村(化名)在时代浪潮下的起伏发展,以小见大,反映改革精神。全剧共分为三幕,分别对应龙岙村改革前夕的农业时代、改革后的工业加工时代以及新时期的互联网时代,通过龙岙村的三十年变迁、建设者们奋发进取的精神,表现了深圳人在走向新时代的路途中的艰苦奋斗和不懈追求。
巡演至今,不论是在佛山河源还是广州惠州,珠海亦或是肇庆,现场气氛都十分热烈,许多观众的内心是激动的、惊喜的,仿佛又回到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最让人惊喜的是,这次有许多年轻观众来到我们的现场,珠海对白剧场有一位00后的伙伴向我们感慨到:“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功课,现在的生活是父母辛苦拼搏出来的,我们这一代人成长在巨人的肩膀上,但是巨人的成长也是很艰难的,从己达彼,甚至坦言到,换成自己,很难做到像父母一般优秀”。也有观众看到海叔不愿意拆楼建楼被自己儿子抱怨的那个场景,让他想起了自己“固执”的父母,和不耐烦的自己。认为本剧“半句没有爱,却处处都是情”。
综观这部话剧的框架特点,不是依托于时间线索去呈现人物关系递进、矛盾冲突升级,而是采取了时光切片式的手法去展现改革过程中的一个个人物,但我们能够从人物身上感受到其背后隐藏的历史信息。与龙岙村同频成长的见证者阿有、传统保守怀揣乡土情怀的朱海、锐意改革进取的村主任朱彪、积极融入时代潮流的外来务工者春凤与江山、在异邦与乡土间徘徊迷惘的芙蓉……他们共同参与并见证了龙岙村从农业农村到代加工工厂再到互联网转型的全过程,人物形象鲜活灵动且极具代表性。可以说,这部话剧以小人物群像反映大历史,勾勒的是普通人在深圳这座城市发展当中的生活情感与状态,刻画了一群有现实感、有典型性的普通人的艺术形象。改革开放的政治决策给龙岙村带来了发展机遇,这与其说是一个现实的偶然,不如说是一个历史的必然。因为发展才是硬道理,老百姓要过好日子,任谁也挡不住。《燃烧的春天》没有为发展简单唱赞歌,呼口号,而是让主题立意从情节和场面中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
此剧结构完整,表现年代的变化,手法很巧,比如各幕之中所呈现的世相:阿有拍照用胶卷儿,罗老板用大哥大,芙蓉烫起了卷发,吉庆、有余送外卖,年代感一下子显现出来,编剧并不刻意强调历史性符号,却自有时间的流逝感和岁月变迁的味道。
此剧的布景带有中性特点,以金属感的几何框架构建祠堂、酒店、家庭、厂房、烟纸点等戏剧空间,简洁而不简单,比较贴合演员的表演。主题曲的音乐随着剧情回旋,对规定情境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还有在人心激荡、情绪激烈时,出现的金属撞击的画外音,那种“砰、砰、砰”的声音也颇能反映人们的心境。演员们的表演很认真,尽职尽责,很有激情和张力。
此剧虽然只展现了龙岗一个村的发展,但足以以小见大,印证整个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史。让这部来自深圳本土的深圳青年的原创艺术,得以走向观众的内心。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