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的发展目标。作为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如何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是香港社会最为关心的议题。近年来,为满足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香港特区政府多管齐下,完善香港的空间布局,致力缔造优质的城市生活。
“解决土地房屋问题,是本届香港特区政府重中之重的工作。”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2022年《施政报告》时强调,香港特区政府从提量、提速、提效、提质四个层面提出具体措施,释放发展潜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为香港持续建设宜居城市注入新动能。
(资料图)
提量:合理规划 推动可持续发展
城市发展,规划先行。2022年《施政报告》首次提出,香港特区政府会制订和定期公布未来十年可供发展土地的供应预测,并将成为香港特区政府日后城市建设的工作指标,务求提高透明度,便利社会共同监督。
“这一举措将以实际行动增强社会信心,满足社会殷切需求。”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局长甯汉豪表示,未来10年,香港特区政府将提供近3300公顷的土地,并预留部分兴建约49.3万个住宅单位,整体供应呈上升趋势。她强调,香港特区政府将持续物色土地资源,以超越土地需求量为目标,推动可持续发展,扭转过往土地供应困局。
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局长甯汉豪。人民网 吴宇扬扬 摄
“其中,交椅洲人工岛填海工程及北部都会区建设是发展重点,在未来城市规划中发挥引擎作用。”甯汉豪介绍,这些大型造地项目将在未来十年陆续推进,针对计划于2025年开展的交椅洲人工岛填海工程,目标是填1000公顷,当中约三成将在未来10年内变为可供建设的“熟地”。
备受关注的北部都会区建设也在全力推进。甯汉豪指出,目前区内的古洞北/粉岭北新发展区、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及元朗南发展区等项目已相继启动,十年内将有约1300公顷可用于建设的“熟地”来自北部都会区,赋能城市发展。
2021年,香港特区政府公布《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勾勒北部都会区的建设远景。今年,《施政报告》中提出,香港特区政府将成立专责发展北部都会区的部门,主导和统筹各部门以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建设,目标是在明年内制订北部都会区的具体计划和行动纲领。
“放眼未来,北部都会区建设不仅能驱动香港再创高峰,还将汇聚深港合作优势,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开拓无限机遇。”甯汉豪期冀,一方面,房屋建设与产业发展齐驱并进,为市民提供住宅的同时开发产业用地,建造亮点发展群;另一方面,与内地产生协同效应,在多领域成为创新试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要素的有效流动、深度融合。
提速、提效:精简程序 创新驱动城市建设
今年的《施政报告》提及,根据《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规划远景与策略》最终报告,30年内(2019至2048年)整体土地供应将达7000多公顷,超过6000多公顷的需求量。“庞大的土地供应需要配套科学的发展程序,才能切实提高土地的利用水平,以确保城市高质量发展。”甯汉豪强调。
近期,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公布《2022年发展(城市规划、土地及工程)(杂项修订)条例草案》提倡精简发展程序加快造地,“生地”变成“熟地”由最少6年减至4年,新发展区等大规模项目则由13年大幅减至7年。谈及具体措施,甯汉豪表示,法定程序与行政程序需互相配合,通过法例规定缩短时间,并考虑放宽相关安排、多运用业界自行认证的审批程序等,优化现有方案。
此外,香港特区政府积极推进“组装合成”建筑法(MiC,即“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的运用。该技术在香港第五波疫情期间发挥重要作用,为中央援建香港的方舱医院项目争取时间作出重大贡献,促成青衣方舱医院“七日奇迹”的诞生。
“香港特区政府将成立跨部门督导委员会,推动‘组装合成’建筑法以产业化发展,提高城市建设效率。”甯汉豪期望,粤港澳大湾区内设有相关制造基地,具备完整高效的供应链,香港能够作为试验平台,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内“组装合成”建筑法中心。
同时,为创新推动城市规划建设,2001年成立的香港市区重建局作为香港法定专责机构,配合香港特区政府工作,自主研发“市区更新信息系统(URIS)”,以促进城市更新进度。香港市区重建局行政总监韦志成表示,这套系统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基础,整合土地用途、发展密度、楼宇状况等信息数据,让团队能根据城市发展的规模和密度,做动态规划,准确分析发展参数并配合财务状况,比选不同的规划方案。
香港市区重建局行政总监韦志成。人民网 吴宇扬扬 摄
在建造层面,韦志成提及,香港市区重建局还广泛采用建筑信息模拟技术(BIM),并在制作楼宇图则阶段,研究通过人工智能辅助,包括自动检查图则内容是否符合现行法规的要求。他还指出,配合2022年《施政报告》中促进业界应用这一技术等相关举措,香港市区重建局将不遗余力地推动数码化、自动化,以大幅度缩减制作及审批时间。
提质:旧区重建 涌动文化新活力
城市建筑述说历史,青砖灰瓦各有故事。“我们推行‘规划主导、地区为本’的方针,以‘融合策略’为旧区制订规模庞大的市区更新计划,让更新步伐持续有序。”韦志成说,“在这个方针下,结合重建、楼宇修复、保育及活化等方案,在保留建筑文化特色的同时,提升社区环境并探讨新旧城区融合方式。”
今年五月,香港市区重建局以九龙城“龙城”区重建项目为试点,推行“融合策略”,践行小型区域规划愿景,打造宜居易行、具特色和活力的社区。韦志成希望该项目能将“提升设施”“保存特色”及“促进融合”这三大课题作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创造条件惠及民生,提高城市宜居程度。
在政策层面,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从四个方向更新及优化强制拍卖制度,改善高龄楼宇收购重建效率,加快市区更新进程:一是建议按楼龄及类别降低强制拍卖申请门槛的业权占比;二是考虑为相连地段的强制拍卖申请提供更多弹性;三是精简相关法律程序;四是成立专责办事处,为受强制拍卖影响的小业主提供更多支援。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区更新的进程中,保留文化特色,有利于激发城市活力、塑造城市品牌、增加城市魅力。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2008年成立文物保育专员办事处,推展“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目前已进行至第六期。该计划通过创意方式,与非牟利机构合作,共同保存历史建筑并扩大其用途,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
甯汉豪以“雷生春”法定古迹为例介绍,2012年,“雷生春”由香港浸会大学活化为中医药保健中心,既保存其文物及建筑特色,也为社区提供多元化的中医医疗服务。她还提及,香港特区政府2016年设立“保育历史建筑基金”,以深化历史建筑的文化宣传、公众教育、社区参与和学术研究等工作。
另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中环街市”经香港市区重建局修复翻新后,于2021年对市民开放。“配合香港特区政府工作,团队着重保存街市‘为民所用’的功能和特色,灵活运用空间和创意,为街市增添特色和活力。”韦志成表示,历史建筑的保育和活化,并非单指建筑物结构这些“躯壳”的保存,更重要的是延续历史建筑的“灵魂”,营造具有地区特色的城市环境。
“推动内地和香港在文物建筑、文物展览等方面的广泛合作,也是香港特区政府持续推进的工作之一。”甯汉豪说,“历史建筑见证香港发展,在文物保育的同时,要讲好香港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目前,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进一步发挥香港优势,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在文物建筑方面的发展,深化与国家文物局合作,举办展览、签署协议,共建人文湾区。
“旧区重建、文物保育、城市发展的同时,更要提升市民生活质量,通过增设文化休闲设施等,更好推进‘提质’这一目标。”甯汉豪提及,香港特区政府将在香港岛建造全长约60公里的“活力环岛长廊”,连接香港岛北岸海滨长廊及南区多条现有海滨等,预计在未来五年驳通九成路段。
以城为始,策源未来。“现代与传统共融是香港的城市风貌,日新月异、新旧交融的城市发展美好画卷正徐徐铺展。”甯汉豪期待与业界携手,为香港谋发展、为市民谋幸福,共同将香港持续建设成经济蓬勃、活力多元、生活优质的宜居城市。